第A09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城叠

第A02版
周记

第A03版
周记
 
标题导航
  2012年06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归:从《左传》入手,读懂中国

    刘勋,牛津大学博士,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刘勋是个很有趣的人——在加拿大读硕士,在英国牛津拿到生物学博士,归国后供职于上海生命科学院,怎么看都是纯理科男一枚,现在最感兴趣的却是国学。“实际上,我正是在出国留学后,才真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从小刘勋就爱读古代典籍,可总也读不明白,越看注释还越糊涂。本来以为是自己笨,到了国外却发现,并非如此。“古希腊、古罗马经典也不易读,但西方学者非常清楚难点在哪里、什么是要提示读者的,经他们的整理、注释和解析,就好读多了。”他意识到,中国传统典籍未必那么难,而是国内专家不为读者考虑,设置了很多“伪难度”。

    那何不自己动手试试看呢?2008年归国后,刘勋决定从《左传》入手,先做一个读本,一篇篇挂到网上。2010年春,徐渊找到了他。同为理科生的徐渊也酷爱读经典,当时,他刚在上海办了“新知书院”,“不为盈利,只为寻找同道,一起读书。”徐渊明确地把国学和生意经分了开来。他的想法和刘勋一拍即合,“《左传》读书会”就这样办了起来。

    为什么选择《左传》?刘勋给出了三点理由。

    首先是重要。“传统文化是长河,《左传》则是源头,通常,上游最清澈,而越往下越浑浊。”刘勋是想追根溯源,看看古人究竟说了些什么。其次是有趣。他认为,《左传》这样的经典最早写在竹子上,又经历了焚书坑儒,却传来下来,“除了它们的历史价值,必定很好看,人们爱读。”说到这儿,他还搬出了“适者生存”的生物学概念。

    最后也是刘勋十分重视的,是《左传》和现实的关联度。在他眼中,春秋时期秦、齐、鲁、楚等诸侯的格局正是“大国博弈”,“古人大脑的精密程度、对人类生存状况的理解,和今人差不多,充其量科技不发达。”他还注意到,今天的许多地名起源于先秦,像三秦、三晋、荆楚等,“至于后来流变出的其他名称,反而被我们遗忘了。”《左传》里还不乏“现代语”,如会所、百度、达人、宾馆等,有些甚至含义都差不多,这让人倍感“穿越”。

    通过两年连续阅读,到100期的时候,他们读完了《左传》。刘勋表示,自己也有了很大提升。“我能看出哪些事是长久的,哪些只是昙花一现,心态也就淡定了。”由于近年来身为秘书,阅读《左传》也让文书工作获益匪浅。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充盈,“西方经典读得再熟,那终究也是别人的事。而读中国经典,哪怕你不赞同其中的一些观点,却感到无比亲切。”

    当然,刘勋并不认为自己的解读就是“正解”,他也不要求读书会成员跟他保持一致。他提倡“贴近文本,各自吸收益处”。带着这样的宗旨,《左传》第二轮已开读,而他还将向国学的更深更远处摸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周刊》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梅园路77号1726室 | 邮编:200070
联系电话:021-61177878 | 广告经营中心:021-61177857 | 发行部电话:021-61177837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13 | 邮发代号:3-35
   第A01版:城叠
   第A02版:周记
   第A03版:周记
   第A04版:周记
   第A05版:对话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焦点
   第A09版:焦点
   第A10版:观察
   第A11版:观察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观察
   第A14版:读城
   第A15版:读城
   第A16版:星踪
   第A17版:信息
   第A18版:星情
   第A19版:声线
   第A20版:重点
   第A21版:重点
   第A22版:影响
   第A23版:悦读
   第A24版:影像
   第B01版:尚叠
   第B02版:风向
   第B03版:风向
   第B04版:风尚
   第B05版:风尚
   第B06版:霓装
   第B07版:霓装
   第B08版:品牌
   第B09版:知味
   第B10版:修颜
   第B11版:IN用
   第B12版:游走
   第B13版:游走
   第B14版:宝贝
   第B15版:游戏
   第B16版:心事
   第B17版:星座
   第B18版:身体
   第B19版:资讯
   第B20版:情景
   第B21版:情致
   第B22版:单身
   第B23版:单身
   第B24版:街拍
海归:从《左传》入手,读懂中国
国学商业化,不能只重价格不重价值
国学培训,遍地开花
白领:寻求心灵的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