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闹元宵,汤圆是这个节日的重要角色。中国地面大,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一个地方也就有一个地方的汤圆。上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各地各色汤圆都可以在上海的弄堂里见到。
文 萍踪无影 图 资料
老一代的上海移民以四个地域最多:在上海做金融业、纺织业和茶叶生意的多浙江人,其中又以宁波人为代表;做百货生意和五金生意居多的是广东人;“三把刀”为主要职业的苏北人;还有就是本地人。于是,这四个地方的汤圆在上海相容并存,其中,宁波猪油汤圆以其精致而被上海人普遍认同为上海汤圆。
在上海,不管哪个地域派别的汤圆都要用水磨糯米粉做。记得小时候,春节前个把月,小孩子就开始盼望着家里那头石磨从角落搬出来,添米、推磨,是孩子们每年一度的新鲜功课。通常,孩子们为了展示自己的“神力”,将石磨推得飞快,大人就在旁边叫:慢一点——因为磨转太快米粉就不细了。米要慢慢加,加米时一定要有水一起注入石磨的加料孔。龙头细布缝的米袋口被细麻绳扎在石磨出粉槽口,磨细的米浆缓缓地流进袋子。磨完了糯米,大人会用竹竿将米袋吊起,把水沥干,这有名的水磨糯米粉就磨好了。说来也奇怪,再细的干磨粉都没有水磨粉那种细滑,糯米粉磨好了,“四大门派”可就各显神通了。
广东人好口彩,一道平常的菜都可以被诠释得风生水起,记得当年就是因为广东人过年要吃发菜,寓意“发财”,整个甘南地区的草地都被扒了一遍。爱好口彩的广东人当然不会放过这元宵的主角。广东汤圆最出名的是四式汤圆,将绿豆、红豆、糖冬瓜、芋头等分别碾碎,加入白糖、芝麻、熟猪油等做成馅料,放入糖水,团圆、丰盛、甜蜜之意都有了。
而上海本地人,在上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向上海郊区转移。本地汤圆只讲口味不讲口彩,也没有特别的外貌。汤圆有甜咸两种,甜的有芝麻、豆沙等做馅,咸的或菜或肉,视家庭殷实状况而定。咸汤圆通常不是圆的,有一个尖,下在一大锅中,好找。本地汤圆个大,一个饭碗差不多也就盛四个汤圆。
苏北人称汤圆为“汤团”,端上来时附加一碟白糖。有朋友新年登门,苏北人热情非常,一碗八个大汤团,不吃不放过门。看乒乓球般大小的雪白的汤圆漂浮在大碗里,勉为其难咬一口,才知道为什么不叫汤圆叫“汤团”——实心的,要蘸白糖吃。八个实心汤圆下肚,朋友这一整天都没吃饭。
都说宁波人门槛精,这种精竟也体现在了宁波汤圆里。宁波汤圆做馅的猪油不能熬熟,生猪板油剔筋、膜,切末斩碎,放盆中加白糖腌制,再拌入黑芝麻舂成的“黑洋酥”,像揉面团那样反复揉匀,使用时搓成一个个小圆球。宁波汤圆个头小,一般直径不超过2厘米,比一元硬币还小些,一般人十几个宁波汤圆是吃不饱的。为了体现汤圆的本味,碗里只加清水,汤圆漂在碗里,像晶晶亮的白玉球,吃一个,完全是汤圆纯粹的味道。
以前讲究的人家,觉得甜食吃过后会泛酸,会准备几碟精致的小菜过过口,这也算宁波汤团的另一种精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