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焦雄屏 整理 唐骋华
记忆中,我小时候过年远比现在热闹。有几件事必不可少——几代人围一桌吃年夜饭,除夕夜放鞭炮,大人发红包,父亲用漂亮的毛笔字写春联,以及在长辈的带领下拜祖,给历代祖先的牌位磕头。当然,我们小孩子最盼望的永远是收红包。年初一大早,所有小孩一定全身上下从里到外都穿着新衣裤,连鞋袜都换过,然后兴奋地坐在家里面,等大人来发压岁钱。拿到压岁钱后,我们都会来一次小“赌博”,大人们则聚拢起来推牌九、打麻将。
长大些后,年初一我们不再傻乎乎地待家里,而会结伴出门游玩。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是冲到戏院买票看电影,特别是《007》,总在年初一上映,不能错过。那天的票子照例最抢手,队伍看上去很短,却永远排不完,我曾经从白天8点钟排到晚上7点钟才进场。可是依旧很开心,因为那时过年,必定要看好莱坞大片的。
不过,随着父母长辈的相继老去,那种浓烈的氛围也渐渐消散。不知道从何时起,拜祖,退出了大多数人家的春节习俗;即便有延续的,似乎也不如以往那般虔敬了。我印象最深的则是登门拜年的人。我父亲出生乡里,后来做大学教授,从前,每逢大年初一,哪一位乡亲、学生会来给父亲拜年、给我发红包,我都心里有数,是看惯了的。可岁月流逝,他们也在变老乃至故去,久而久之,熟悉的面孔日益寥落……
台北这座城市本身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以前的台北,保持着乡里乡亲的亲密关系,有很多大家庭。但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台北慢慢向“都会化”发展,过年的风景也随之改变。平常,市区人特别多,拥挤、喧嚣、嘈杂,而一旦过年,异地人纷纷回老家,整座城市就迅速地冷清下来,计程车很好打、街道很干净,生活节奏则缓慢无比。同时,大家庭在现代化的冲击下瓦解了,取而代之以小家庭为主,昔日的习俗也就淡了。加上大众媒体发达,拜年发条短讯就好,不必登门造访。
于是,和我小时候忙碌、热闹的过年景象截然相反,今天的台北人趁这段时间,进行短暂的休息,享受难得的清闲。年轻人宅不住,就外出洗温泉或旅游——台北各大电视台的春节特别节目都傻傻的,千篇一律,好无聊,不像内地还有春晚的概念。另一个巨大变化是声音。由于台北市禁放大龙炮、甩炮,只能玩玩“仙女棒”,现在,除夕夜也听不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了。
其实我自己很早就听不到鞭炮声了,因为鹿特丹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在每年的一二月份开幕,我都必须参加。记不清有多少年,我未曾回家过春节。但在国外我们也有过年哦。在柏林,每年都会搞party,所有导演、演员、当地华人聚到一起吃饭,还给随行的小孩发红包。如果那一年代表众多或有重量级人物,那就会张灯结彩。我父亲刚过世的那个春节,我带了弟弟、妈妈去鹿特丹,邀请导演、朋友、影评人们共享年夜饭。那次许鞍华也来了,还收到我妈妈发的红包,好开心。
就我多年来的感观而言,似乎海外华人年味更浓一些。他们视此为“中国人的New Year”。去年的New Year,我是到洛杉矶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家里过的,气氛真好。在那里,大家自己买食材、做拿手菜,真是丰盛到不行。特别让我倍感亲切的,是亲友间的互相招呼、给小孩发压岁钱。朋友的爸爸也很有趣,是个老顽童,给我发红包。我忽然体悟到,老一辈传下来的过年习俗,实际上既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温习,也向下一代传递传统。
可惜,反倒是台北,近些年都市化速度太快,年味已经丧失了许多。这好像也不仅仅是一两座城市的问题,我总有听到大陆的朋友说,那边春节的“年味”也越来越淡。我想,这些都是值得回味和思考的。我们是不是太匆忙了,丢掉了太多东西?所以,2012年的春节,我哪儿也没去,就留在台北和家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