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沈蔚 陈君 盛夏 朱骥 陈斐斐 胡如月
马可·波罗17岁就曾经随其父亲和叔叔远行到小亚细亚,21岁独自一人游遍整个中国。著名的航海家库克船长21岁在北海的航程中第一次实现了他野心勃勃的漂泊梦。音乐家舒伯特20岁那年离开家乡,开始维也纳的贫寒艺术旅途。徐霞客22岁开始了他历尽艰险的游程……
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的说法。
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种追求。因为这两者都能使人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和能力。今天,对于我们来说,旅行或许就是行万里路的一种方式,而其中的意义或许略同于古人,却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父辈,父辈的旅行景点就是目的,但是,现在旅行本身就是一种目的。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几乎可以把我们载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灵活的用工模式,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一年都在外行走。旅行变得相对简单而随意。
旅行已经变成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拿起背包,或骑上车、或是徒步、或是开启座驾,出门行走只是为了看看另一个世界。在我们身边能发现很多人,辞去了工作,一晃就是好几个月。这样的旅行,似乎很适合套用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概念,间隔年(Gap Year)。很多西方国家的年轻人会有一年左右的间隔年经历,在升学之后或正式工作之前,到环境完全不同的国家长途旅行,以义工或短工换食宿等方式完成旅行计划。旅行被赋予了很多意义,获得开放的国际视野、认识自我、学习独立与成熟、更好地融入现实社会等等。
旅行无疑是人一生中最振奋人心的经历之一,旅行可以从新的视角唤起灵魂,也可以只是一次简单的消遣。只有年轻时去远方行走,才会拥有充满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我们成长的资本,也是我们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