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公益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10月1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光盘行动,一盘炒不热的“冷饭”?
本版撰文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训导。两年前,全国上下都在开展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的活动,团市委学校部、市学联也曾联合青年报共同发起倡议,在沪上多家高校中成立上海校园光盘联盟。如今,两年过去,青年报记者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再次走访,发现食堂“光盘”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而高校中的“光盘行动”虽然犹在,但大多已是“高开低走”、扬汤止沸的状态。光盘行动,缘何成为一盘炒不热的“冷饭”?青年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记者探访]

    随机调查四成未“光盘”

    [深度剖析]

    缺新意缺精力瓶颈多多

    [对策探讨]

    关键在找准受众寻创新

    ■B04-05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训导。两年前,全国上下都在开展整治“舌尖上的浪费”的活动,团市委学校部、市学联也曾联合青年报共同发起倡议,在沪上多家高校中成立上海校园光盘联盟。如今,两年过去,青年报记者在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再次走访,发现食堂“光盘”情况依旧不容乐观,而高校中的“光盘行动”虽然犹在,但大多已是“高开低走”、扬汤止沸的状态。光盘行动,缘何成为一盘炒不热的“冷饭”?青年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本版撰文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记者探访]

  随机调查四成未“光盘”

    “我们从小就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诗句耳熟能详,可在你我身边,依旧存在着不少浪费粮食的现象,因为各种客观原因不能‘光盘’的情况并不鲜见。你可知道,每一份饭菜在成为你的盘中餐前,需要他人付出多少精力、劳力?而你,却用0.1秒的时间将饭菜变成了泔水……”两年前,为响应教育部发出的《教育部关于勤俭节约办教育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通知》的号召,团市委学校部、市学联联合青年报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上海校园光盘联盟,多家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参与其中,加入联盟。两年后,校园光盘联盟运行效果如何?记者于近日走进了沪上各大高校进行回访,发现浪费的情况依旧并不少见。

    在西北片某高校的食堂里,记者在晚饭高峰期间探访餐具回收处的情况。伴随着保洁师傅的拾掇声,是一盘盘学生们吃剩的餐盘,不过,餐盘里除了吃剩的骨头、鱼刺等,也有不少主食、菜品的残留。记者随机做了一个小调查,50个餐盘里,有20多个餐盘里还有不少“残余”,光盘率只有六成不到。在另外一家联盟成员的食堂里,记者也看到了同样的情况,有学生吃得很干净,但也有学生会有大量的浪费,感觉没吃几口就已扔弃。

    对于这些未光盘的情况,记者也走上前去采访了部分学生,询问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为何。有同学告诉记者,剩饭也是无可奈何,因为食堂师傅每次总是给得很多。“我平时主要是剩饭剩得比较多,我已经只要一两饭了,可是食堂师傅给的米饭还是不少,要是全部吃完我感觉自己都快吐了。”有不少女生也是同样的回答,“我已经要了最少的二角钱一两饭,阿姨一勺下去,饭就占满了最大的餐格,又没有一角钱的量,有时浪费就在所难免。”还有一些学生坦言,是食堂的饭菜不合胃口,“我是湖南人,像我们学校一半的学生都来自外地,可是却很少能在食堂里吃到合口味的菜。要么不够辣,要么是太甜。想要‘光盘’挺难的。”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食堂里除了大部分的学生群体,还有不少“校外人士”在食堂买饭票用餐,尤其是在周末时段,“校外人士”的比例还会更高。记者注意到,比起高校学生,这些“校外人士”的浪费其实更加严重。在某高校的河东食堂,记者看到从校外来用餐的一家五口,将餐盘送回收碗处时,有三分之一没有吃掉,“来学校吃饭主要是图个便宜嘛,菜品质量不高,扔掉也就扔掉点吧。”这家男主人有些不耐烦地说。

  多数“光盘”海报被替代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还注意到,不少高校食堂中关于“光盘行动”的宣传海报等已经被新事物所代替。学校的学生告诉记者,食堂的宣传栏或是海报都会定期更换,学生会有了新的主题活动,新海报自然就会把旧海报替换掉。在某高校的河东食堂,记者唯一找到的宣传节约粮食的海报还是2011年和2012年的,其他宣传都没有了踪影了,食堂师傅说,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换掉了。

    不过,记者也发现至今仍在宣传光盘行动的高校食堂。在东北片的某高校,打饭处和收碗处都贴上了各种宣传贴纸,放眼望去随处可见,上面写着“一米一粟得之不易,惜粮节粮从我做起”和“厉行节约,共建美好校园”。食堂的师傅告诉记者,这些贴纸已经贴了有快两年了,一直都还保留着,不过问及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师傅笑笑说,“贴纸标语归贴纸标语,可是实际行动又是另外一回事咯。”

  [深度剖析]

  “冷饭”为何“炒”不热?

    缺乏新意

    传播形式仍是“老套路”

    节约风气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事,为何光盘行动在倡导过程中有些“高开低走”的态势?不少高校学生在记者采访中坦言,节约粮食本身就是从小听到大的“唠叨”,再加上学校活动的开展形式实在有些“老掉牙”,很多时候就当是“耳旁风”了,很难提起兴趣去深入关注,更别提参与倡导了。

    青年报记者在走访调查中注意到,大多数的高校对于“光盘行动”的宣传,在这两年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变化,走的大多是“传统路线”。一种会在食堂里张贴各种宣传海报,一种会在校园之中由学生发放光盘行动的倡议书,还有会在收碗处以及食堂餐桌上贴上“光盘行动”的贴纸,做得比较热闹的,则是将这三种形式全部囊括。

    然而,此类宣传倡导形式和如今95后大学生的接受方式的“代购”自然是不言而喻。来自同济的一名学生会干部小刘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变得有些“懒”了,不喜欢,甚至是很讨厌看大段大段的文字宣传,“所以像倡议书这样的宣传形式,肯定是过时的。而且,发放倡议书这样的方式有点像发传单,和有些商家在学校里推销的商业行为很像,同学们会本能地产生排斥心理。”而对于张贴海报和贴纸,小刘也认为乏善可陈,“我去年贴过这样的海报,上面写的是诸如‘拒绝浪费,珍惜粮食’这类的口号,没什么新意,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这样的字句根本‘不感冒’。可能也不会注意到。”

    “在‘校园光盘联盟’发起的那一年,微信还没有流行,新媒体的传播也没有这么顺溜。但如今时代不同了,‘光盘行动’的宣传倡导还是停留在和两年前一样的形式,没有创新,这想要在大学生中继续引起热烈反响,显然是很有难度的。”小刘说。

    缺乏精力

    学生会精力总在“更大的项目”

    为何校园“光盘行动”难以创新?将传播倡导形式变得与时俱进就那么难吗?对此,有高校团委和学生干部坦言,主要还是精力问题。上海海事大学的前任学生会主席徐同学告诉记者,学生会每年的主要活动基本源自于团委的号召,以及学生会干部自己的策划。从操作的难度、频率等来说,“‘光盘行动’只能算是学生会一年活动中的一个小项目,大家的主要精力都会放在一些校园规模更大的活动上,平时学生还有学业要面对,所以即便寻求创新,也会把创新的功夫放在大项目上。”

    徐同学告诉记者,在两年前,他还是学生会的一名普通干事,也参与了学校的“光盘行动”倡议行动,当时,他和其他学生会干事一起到食堂去张贴海报,也在校园里派发过倡议书,还拍摄了不少学生们在食堂里光盘的镜头,最后集结成册进行宣传。“我其实有想过,如果让我来策划的话,也许会用更加新颖的形式。”在徐同学的设想中,他想发起一个有关光盘行动的微电影大赛,因为在高校学生中,比赛很受欢迎,参与者就会跟着变多,征集参赛片后还计划在学生中开展投票,这样又能吸引新一波人群来关注这一话题。不仅如此,徐同学还说,也有想过换个角度宣传光盘,“比如通过调研的形式,用具体的数据告诉学校的同学们,大家每天浪费的菜量有多么惊人,节约粮食有多么重要。”

    不过,这些设想随着第二年“光盘行动”的热度褪减而被搁置一边,“一方面,感觉第一年的反响有些生硬,社会上也没有持续保持热度,关注的人也渐渐变少了。另一方面,学生会的工作确实繁重,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在这上面花费精力了。”徐同学说。

    缺乏规划

    公益活动难以升级为公益项目

    对此,业内专家分析说,高校的“光盘行动”难以保持“持续沸腾”的热度,还在于其缺乏合理的规划。“有别于高校中的一些山区支教、助残帮扶等品牌公益项目,‘光盘行动’没有系统的规划,很多时候都是一次性的倡导性公益活动,而没有成长为一个常态、稳定的公益项目。”

    例如在“校园光盘联盟”发起时,沪上某高校的团委在张贴海报、发放倡议书的同时,还创新性地发起过“角色体验”,让大一新生走进食堂,体验食堂保洁师傅的工作,进行擦桌子、打扫卫生,观察食堂食物浪费的现状。

    当时,参与者们一手端着塑料盘,一手拿着抹布不停地穿梭于食堂各个桌子间,从四人餐桌到六人餐桌一次次弯腰擦拭,被擦到塑料盘里的都是被“遗忘”的米饭粒、鱼骨头等。也有参与者站在收碗处,在半小时的体验活动中切实地感受到保洁阿姨的辛苦,更看到的确有部分同学会浪费粮食,由此发自内心地倡导大家节约粮食,也是减轻保洁师傅的工作量。整个活动的效果非常好。

    然而,在第二年,出于学生会换届、指导教师变动、没有存档等多方面的原因,这样创新的形式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仅成为了学生们某一年的回忆。“

    一个好的公益活动,如果能够坚持下去,有固定的形式,定期的开展时间,稳定的运作机制等,就能成长为一个好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并不会因为人员的更替而动摇。很可惜的是,由于缺少系统规划,过去只能成为过去,新继任者也很难把旧活动再重新拾起来。”

  [对策探讨]

  能否找到新沸点?

    换角度 食堂广纳谏言“苦练内功”

    那么,对于这样一盘“冷饭”,是否还能找到重新“炒热”的新沸点呢?在记者走访高校的过程中,一些学生在采访中倒是给出了不少新颖又有操作性的建议。有学生就提出,在学生群体中倡导“光盘”的同时,也可以换个角度,从食堂入手,吸纳学生们的建议练一练“内功”,提升饭菜质量。

    来自复旦大学的大一新生小卢就提出,可以通过学生会的推动,和学校后勤处一起,对学校的食堂菜品组织一次现场随机抽取考核,并在现场随机邀请学生担任评委,与专家评委共同参与对食堂菜品的考评打分,积极促进学生食堂提高饭菜质量。“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向国外的高校食堂学习,建立厨师长尝菜制度,要求各食堂餐厅厨师长必须对成品进行品尝,符合口味、质量等要求后方可售卖,再派餐饮管理部监管人员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力度。”

    小卢还建议,学生会也可以开展“我的食堂我做主”活动,向师生征集最想吃的菜品,根据食堂实际情况进行制作。也有女生提出,高校食堂里不妨推出一些“低脂低糖瘦身菜”系列,或是“家乡菜”等不同特色窗口,适应不同师生群体对饭菜营养、口味的习惯、喜好和需求。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呼吁最多的,还是希望食堂在细化饭菜分量上下功夫,为不同食量师生实现“光盘”提供客观条件。“在打饭打菜时,最好能问问我们对主食的需求,在标准量的基础上进行增减,灵活掌握米饭量,减少浪费。有可能的话,那些相对精致的菜品是不是可以推行大、小份不同价格售卖,或者同价位‘拼菜’服务,这样就能在不增加消费额的情况下,可以享受更多品种菜肴,丰富了‘餐盘子’,也减少了浪费的概率。”

    换切口 从广撒网到精准传播

    在采访过程中,部分高校团委的负责人也坦言,虽然学校的“光盘行动”始终坚持每年在做,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小困难,活动的规模大小和学生会干部的精力牵扯是影响“光盘行动”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此,有学校团委也在采访中向青年报记者表示,正在尝试“光盘行动”的切口转移。

    所谓切口转移,就是将原先学校层面的执行逐渐“下放”,转变为团支部层面的开展。“这样做有几个好处,一方面,团支部开展这样的活动,更有空间去投入精力,可以更加发挥各自的特色,进行创意注入。另一方面,由于是以团支部为活动单位,传播倡导也更加精准,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入到每个班集体进行宣传,影响的学生人数更多,反而比全校层面铺开来宣传的效果会更好。”

    换形式 将传统活动作成人气活动

    活动要受青年学生欢迎,最主要的还是形式是否易于被青年人接受。对此,有高校团委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计划发起一场“口号大赛”,寻找、征集那些比较新潮的光盘口号,“我们要找的是既有趣,又有内涵的口号设计,这样才能吸引大家的关注、参与,还有传播。”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也有不少学生提出了充满创意的各种新想法。有同学提出,希望邀请多位校领导、校内外师生及后勤职工担任“光盘使者”,制作成帅气靓丽的宣传海报张贴于校内各食堂和学生公寓楼。还有同学提出,可以制作拍摄《我是光盘族、我为节约代言》视频,由学生会同学自编自导自演,在校园网络广为流传,并在校内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播放,营造人人参与“光盘行动”良好氛围。“比如现在的代言体,光盘是一种寂寞修行,路上少不了冷嘲热讽。但,那又怎样?哪怕遇到千难万阻,也要把它坚持到底!我是光盘族,我为自己代言!”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问政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天下
   第A09版:天下
   第A10版:文体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证券
   第A14版:投资
   第A15版:维权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公益周刊
   第B02版:益调查
   第B03版:主角
   第B04版:亮点
   第B05版:亮点
   第B06版:在行动
   第B07版:在行动
   第B08版:微心愿
串联散落在民间的社会组织
光盘行动,一盘炒不热的“冷饭”?
社工服务 专业试验田
儿童安全 移动体验营
金秋行动 十月益日历
童年见父弑亲心魔难解 少年办工半医寻求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