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教育·课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08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劳动技能影响升学
你还让孩子“远庖厨”吗
记者 曹莹

    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学生正在课堂上进行叠衣服展示。

    学生在家做家务。

    现在很多城市家庭是“6+1”的家庭模式,很大一部分家长,喜欢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只要好好读书,别的什么都不用管!”可现在,家长们的这个思路行不通了——日前教育部联合团中央、少工委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后在学校,学生除了学习知识,还能学养殖、学栽培、学厨艺。学生的劳动表现将直接影响升学、评优。记者 曹莹

    父母大包大揽,子女四体不勤

    今年35岁的王女士向记者坦言,直到她结婚时,她都不知道煤气灶怎么点。作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她从小就被父母要求远庖厨,“我小时候想进厨房帮妈妈择菜,她嫌浪费我时间,我想帮她洗碗,她怕我把碗打碎,久而久之,我也懒得去学家务了。”甚至她大学时住校也是周末把衣服背回家让妈妈洗,自己从来都是十指不沾阳春水。

    王女士结婚时,特意把婚房买在离娘家一碗汤距离的小区,婆家娘家两头蹭饭,王女士依然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直到去年有一天,妈妈骨折住院了,父亲要在医院陪床,她才发现自己30多岁了,别说给妈妈炖汤不会,就算最简单的炒个两菜一汤应付晚饭都不行。不得不在厨房台面上架着IPAD,对着APP学厨艺。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太过轻视培养生活能力,不得不30多岁了才补上“劳动”这一课。

    现在王女士的儿子已经读小学一年级了,她意识到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不足,所以从儿子上小学以来就要求儿子周末要参与家庭大扫除,每天晚餐餐桌上的布碗布筷也是儿子负责。但她发现儿子学校的劳技课经常都是走形式,儿子也经常回来反映班上某某某同学上课调皮被老师罚扫教室,她向记者表达了她的疑惑,“老师都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措施,让我们的学生怎么爱上劳动?”

    劳技课被学校、家长一致轻视

    实际上,像王女士这样成年了还欠“劳动课”的人不在少数。加上现在城市家庭基本都是饱受溺爱的独生子女,劳动技能的欠缺更是一个普遍现象。

    而《意见》中也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近年来,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程度的削弱,现状不容乐观。从学校来讲,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从家庭来讲,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

    基于以上这些背景,才有了《意见》的出台。

    家长说 家庭教育理念才是根本

    单女士的女儿在徐汇区一所中学就读,她向记者展示了记载着女儿家务劳动成绩的家校联系册,记者在联系册上看到“孩子习得的生活小本领”一栏记载有“蛋炒饭、洗内衣、做番茄蛋汤、洗碗”等。她向记者介绍,女儿学校开设了这门课是政教处和年级组负责,可见学校的重视程度。学校对劳动作业的要求也很严格,回家做菜,必须交视频或照片。

    对于这份《意见》,家长们有不同的看法。胡女士的儿子在某以素质教育著名的小学的三年级就读。据她说,儿子学校的暑期作业除了学科作业,班主任还特意布置了“几个一”的暑期任务,其中一项就是“暑期要学会做一样家务”。对学校布置的这个任务,她是举双手欢迎的,现在《意见》的出台,则更让她坚定了让儿子做家务的决心。

    但胡女士的同事,女儿上四年级的张女士则对这个《意见》不以为然,她向记者直言不讳地指出,“小升初择校时,我女儿会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会在初中校长那里比一张奥数三等奖证书更管用吗?现在我女儿马上要升入五年级了,她想考民办初中,她一周要上四个补习班,觉都睡不够,还让她做家务?”

    胡女士也认为,《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否有效果看的是家长自己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政策的硬性规定。

    老师说 根本是要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胸怀

    来自闸北第三中学小学的陈来秀老师一直坚持每周开设“中华小当家”的课程,教小学生们学做各种美食。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她很赞成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培养子女孝亲敬老爱幼的观念。

    但她也指出,现在要注意的是学校如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提高工作的实效性。所谓因地制宜,是因为农村、城市等不同地区学生在生活、劳动技能的学习上各具特色,所以科目设置上要有地方特色,有实用性。因材施教,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置科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们学习相应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如幼儿可以学习剥豆拣菜、整理玩具;小学生可以学习清洗贴身衣裤、整理房间;中学生可以学习烹饪一顿简餐等。

    陈来秀也强调,除了学校在可能的范围内设置相应的科目进行集体的学习、操练,更要重视家庭持之以恒地对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孝亲敬老爱幼理念的言传身教。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中需要互补交融,更要立足于本职各司其职。两者有明确的边界、不可互相替代。

    所以,陈老师认为,如果把劳动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来布置的话,要跟进的不仅是在家校联系册上做个记录,还可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合适的、有趣的、创新的单项或全能的操作大赛让学生们在竞技中提高兴趣和能力。家长们也要放手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机会学习、有机会展示。

    最后,陈来秀老师提出,学校和家长重视的不仅是由此获得的学分对升学的影响,更是让学生们学会自理、学会生存的能力;具备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志向和胸怀。这,是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力来完成的事业。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城事
   第A08版:青年
   第A09版:青年
   第A10版:天下
   第A11版:天下
   第A12版:天下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文体
   第A15版:文体
   第A16版:早知道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旅游专刊
   第B05版:旅游专刊
   第B06版:综合
   第B07版:教育·课堂
   第B08版:教育·专题
你还让孩子“远庖厨”吗
禁止给学生贴心理疾病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