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问政

第A03版
城事
 
标题导航
 
  2013年08月1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好作业”联系小朋友
本地小孩与外来务工者孩子一起弹钢琴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上海求真中学的初二学生周凌虓,暑假里一直在家练习《步步高》、《军队进行曲》等曲目,上周末,他终于和来自奉贤金汇学校一群随迁子女联合举行一场特殊的汇报演出。而牵起学生们互为认识的纽带就是“中国好作业”的一道“作业题”,出题者是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张黎明教授。 

    “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起弹琴”……从上海教育新闻网上看到这道“作业题”后,周凌虓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个已考出钢琴10级的男孩说,是张黎明教授的“布置理由”打动了他:“金汇学校近八成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依然渴望学习高雅艺术。我很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与他们交朋友。”

    有着这样美好情怀的不止周凌虓一个。崇明路小学的刘婧怡、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的朱思佳等同学,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报名。 

    53岁的张黎明是留美音乐博士。他与金汇学校结缘,纯属偶然。 2012年年初,金汇学校校长洪玉龙做客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讲述自己的云南支教经历。这个心中有爱的校长,在国家级贫困县一呆就是四年,让当地中学大变样。他的故事令在场者无不动容。洪玉龙无意中提及:“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接受高雅艺术的熏陶,那该多好!” 

    这番话犹如爱心集结令。很快,双方达成协议。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将50台钢琴无偿提供给金汇学校使用,并在金汇学校设立钢琴演奏技能普及教育中心和张黎明钢琴调律维修教育基地。也就是从那时起,张黎明成了农村娃的“钢琴老师”,而他的同事苏爱军专教孩子们“钢琴调律”。 

    整整一年多,不管刮风下雨,每周一下午,张黎明总会从市区赶到金汇,为学生们义务授课,往返6个小时。虽然没有报酬,自贴车费,甚至在乘车途中被偷了两部手机,但张黎明无怨无悔,他说:“只要孩子们喜爱钢琴课,这些算不了什么!” 

    与金汇学校的孩子们交流得越深,就越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渴望。陈非凡,随来沪打工的父母来到金汇,男孩很有悟性,一教就会。

    上海号称有数十万琴童,每年的考级十分火爆,张黎明不禁反问:“这些孩子是否真的喜爱钢琴?学钢琴究竟是为了什么?”在他看来,与金汇学校钢琴班的随迁子女们相比,很多城区学生学习钢琴丝毫感觉不到快乐,他们大多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学琴,“如果弹琴只是为了获取一张证书,如果考级成了牟利的产业,那么,这也就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本质!”

更多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问政
   第A03版:城事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青年
   第A09版:早知道
   第A10版:维权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文体
   第A13版:文体
   第A14版:球周刊
   第A15版:球周刊
   第A16版:球周刊
   第B01版:财经
   第B02版:证券
   第B03版:投资
   第B04版:教育人才
   第B05版:教育人才·培训
   第B06版:教育人才·培训
   第B07版:教育人才·培训
   第B08版:教育人才·创业
“中国好作业”联系小朋友
上海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个“半浮栅晶体管”
300名学生 三分之一来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