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24小时

第A03版
时事
 
标题导航
 
  2013年05月1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布厅
“孙辈”淞江鲈扩繁成功
复旦专家希望其尽快回归自然界

    淞江鲈F2代。受访者供图

    赫赫有名的“淞江鲈鱼”将现身沪上。近年,生物学家在长江口寻到了“淞江鲈”的鱼苗,将其在实验室培殖。昨天,记者从复旦大学王金秋博士领衔的淞江鲈项目组获悉,“孙子辈”(F2代)人工种群已告成功。“淞江鲈鱼”有望重回餐桌,成为珍馐一道;作为水生态圈的高级一环,它有望重回自然界繁衍生存。

    本报记者 严柳晴

    截至今年5月繁殖鱼苗60万尾

    “长江口种群的‘淞江鲈鱼’有重要意义——因为,它是一个南北分布中间的位置,曾经淞江鲈也是从长江口这里出名。”

    王金秋博士告诉记者,淞江鲈身长几十公分,身材娇小的它得名于“吴淞江”。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中,淞江鲈鱼数量急剧减少,成为濒危物种。

    淞江鱼苗全国都有,但长江口毕竟是淞江鲈的“老家”。在1999年调查时,仅有3地存在淞江鲈的痕迹:一个是辽宁的鸭绿江,一个是山东的青龙河,还有便是长江口地区,从北到南,种群逐渐减少。

    早在2011年,王金秋博士带领的课题组和国家海洋局一起在现场采集淞江鲈小鱼苗。“很幸运,我们在2011年5月份就采到了很少数量的几十尾的淞江鲈,这几十尾淞江鲈是很珍贵的,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在我们的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

    2012年,F1代就成功了,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今年的2、3月份又繁殖出了第二代。截至2013年5月,人工系统共繁殖长江口淞江鲈F2代水花鱼苗60余万尾,2cm左右的淡化鱼种20余万尾,在自行设计建造的模拟自然生境淞江鲈繁养系统中和鱼苗培育池中,建立起了稳定的长江口淞江鲈人工种群。

    将来“淞江鲈”繁殖将成新兴产业

    据悉,复旦大学关于淞江鲈鱼的研究起于1955年,在第一阶段的研究中,老生物学家邵炳绪老师证实了淞江鲈的繁衍方式:它在海底产卵,它的幼鱼再回流到河水里生长,长大了以后再回到海里产卵。

    然而,在生物学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淞江鲈的生存环境越发糟糕。河底被闸门拦截,河水被渔网笼罩,它无法像原先一样,在河中畅通无阻地穿梭。王金秋博士称,在将来,淞江鲈的研究和繁殖,将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很希望以企业为平台,建立起一个永续的淞江鲈保护和发展的体系,一个是以公司为核心,之后有两个基地——淞江鲈园和四鳃鲈园。其中,淞江鲈园主要是原种的保藏,还要进行一定的改良工作。”

    将来,“淞江鲈”是否有望回到自然界河流中繁衍生存?王金秋博士称,他们曾在华亭湖和淞江区合作做了实验。鱼可以在水中存活多日,水质不存在很大问题。“但对放流一事,有关部门还没有批复,我们也希望我们的鱼尽快进入自然界。”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4小时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时事
   第A06版:时事
   第A07版:时事
   第A08版:事件
   第A13版:证券·荐股
   第A14版:财经·综合
   第A15版:证券·选股
   第A16版:证券·看盘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专题
   第B03版:专题
   第B04版:青年视角
   第B05版:帮你试
   第B06版:早知道
   第B07版:微生活·百态
   第B08版:微生活·职场
   第B09版:微生活·城市/网兜
   第B10版:互动·维权
   第B11版:城市目击
   第B12版:文娱
   第B13版:文娱
   第B14版:体育
   第B15版:体育
   第B16版:体育
市金融系统青年工作交流会召开
“孙辈”淞江鲈扩繁成功
建立厂中校、校中厂 技能型高职生“不愁嫁”
沪重点高校增加西部地区招生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