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海派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时事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0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水长流
外食主义

    罗 铮

    前两天,一个大学室友来电话,海聊一番。放下电话,又想起他最经典的大学片段。他是个典型的“宅男”+夜猫子,白天睡到自然醒,一到冬天基本上见不着太阳,醒了也是足不出户,饿了就打电话叫外卖,待饭菜一来就胡乱披上衣服,一口气冲到楼下付钱,又迅速冲回寝室。他的手机里存着附近多家饭馆的订餐号码,品种丰富,令人惊叹。

    他是“”的杰出代表。这里所指的“外食主义”,是家里或食堂有饭不愿吃,或是放弃已经安排好的工作餐,偏要费点周折另觅他食。尽管在外吃饭有卫生、拥挤等诸多问题,但偶尔换换口味、换换环境,却能受到众人的欢迎。

    小时候能和小同学在外面吃顿饭,是件十分令人期待的事情。偏偏我们的中学生涯又是在题海中度过的,印象中只有一次例外。那是一个周末,班主任组织全体同学外出野炊,头一天晚上大家都很high,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材料,第二天一早纷纷拎着锅、面条、火腿肠、调料欢聚于校车上。野炊在郊区一个荒凉的山头上,已经挖好了差不多大的小洞,随着班主任一声令下,事先已经分好组的同学们找柴火的找柴火,挑水的挑水,煮面的煮面,山头上升起袅袅炊烟。虽然在家从不做饭,但看得出来都做了些功课。面条将熟,早已垂涎三尺的我们便迫不及待把它等分成几份,配上几片火腿肠,各自吃开。回想当时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估计是有生以来最香的一餐。

    读大学后,在食堂吃饭变成了再正常不过的事。可是,有些同学并不喜欢去食堂打饭,偏爱躲在寝室里,享受外卖的乐趣。有的寝室楼远离大门口,叫外卖的同学便约好在哪幢楼前的栏杆碰面,从栏杆中间把快餐盒接过来。有时麻辣烫之类的碗口太大,就干脆踩在栏杆下的窄墙,越过尖铁杆传递。还有的同学晚饭随意打发,十一二点再到门口的小贩车上买点炒面、鸡蛋饼、炸鸡柳之类的,为夜生活打牢基础。这些夜宵的味道实在诱人,弄得自己也偶尔忍不住吃上几次。

    外食有时以味道取胜,有时靠的又是氛围。参加工作后,已经很少见到大范围的外卖。赶上加班、任务又紧时,倒是偶尔叫叫外卖,节省时间。最壮观的几次,都是岁末年初的忙碌时节,叫了几十份盒饭,堆在单位休息室的乒乓球桌上,大家把菜插空摆在桌上,手上端着饭盒,津津有味地吃着。说实话,这种外卖并不怎么好吃,但满厅堂的人齐刷刷地围拢一块,一不小心就在热烈的氛围中吃撑了。

    好吃的外食总有独到之处,让人三天两头浮现脑海。一次出差,朋友带我去吃当地的特色汤粉,结果排了近一个小时的队,才等来一碗看上去并不起眼的汤粉。不过吃上几口,立刻觉得这份等待确实值得。朋友说,这家店从不送外卖,而且一直就两三个人张罗着,店面也只有那么大,生意却长期红火,让大家等的心甘情愿。

    外食有它的好处,省时又省事,偶一为之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小乐趣,但也不能变作常态,若是隔三差五来顿外食,难免有点本末倒置了。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综合
   第A06版:海派作家
   第A07版:文娱
   第A08版:体育
认真吃一顿早餐
外食主义
花神咖啡馆
玛赫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