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海派作家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时事
 
标题导航
 
  2012年10月07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上人间
花神咖啡馆

    郜 菲

    好友正在巴黎旅行,发来我推荐她去的“花神”咖啡馆的照片,阳光下的长椅,繁花中的镜墙,还有,多年前我坐过的地方,仿佛一切都在这方寸之地凝固了。不论十年还是一百年,它始终在那里,听凭风流云散,只无言等在光阴的尽头,化作一轴画卷,典藏于名曰“永恒”的箱箧。

    “花神”咖啡馆(Cafe de Flore)位于巴黎第六区圣日耳曼大街172号,建于1887年,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馆之一,因当时门前装有一尊古罗马女神Flore的雕像而得名。它是萨特与波伏瓦旷世奇情的见证人,是“存在主义”的摇篮,也是布雷东“超现实主义”的萌芽地。它也用满室的咖啡香氛滋养了许许多多文艺人士的灵感,例如毕加索、杜拉斯、徐志摩等。此外,上世纪20年代,年轻的周总理也常去“花神“咖啡馆喝咖啡,写文章。

    那年的我也在巴黎的阳光里明媚,说是文艺青年,其实脑子里不过是一些甜甜的、亮晶晶的,被韶华冲昏了头的浮浅。记得那天,我穿着挤脚的高靴,踏过满地斑驳的树影,串串绿荫在我头顶抚过,带着柔媚的温度。走入了地铁口,沿路是法国女人们散漫地依墙而立,眼神欲说还休,心事半吐不吐,那无边的风情,如同她们指尖的香烟,不疾不徐地升腾,在狭长的甬道里弥漫开去。辗转许久,在Concorde站下车,终于,“花神”咖啡馆在我的眼前了。

    那是一个平常的午后,它看起来与巴黎大街小巷的咖啡店没什么不同,静静面朝街角,店门外排排坐着几桌人,懒洋洋地对着马路。偶尔走过一两位路人,也并不破坏这份宁谧,只为这幅寻常的街景点缀一丝色彩。走进里面,才知小小的空间到处是人,座位很小,每张桌子都紧挨着,坐满了声色男女,音乐、谈话声、笑声混杂在一起,还有招牌咖啡(Cafe Express Flore花神浓缩咖啡)的杏仁香在烟雾里招摇,闻不见文艺与书香的气息,只有满室浓得化不开的春意。满怀期待的我,真有一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阑珊。 

    然而,当我在一个角落坐下,端起那杯咖啡,却又是不一样的感触了。环顾四周,馆内一片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仔细看这些普通的法国人,咖啡香暖,可消永日。他们的岁月就在这样一间背后藏着风雅万象,却又简朴如邻家的小馆里静静走过。喝一口咖啡,喝出的是一段已融入咖啡、融入空气的悠逸情怀,或者就叫:“法国的本味”。抬头,在那面著名的镜墙里,我依稀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影像,里面有着名人的缤纷往事,亦有凡人的俗情冷暖,层层叠叠,描绘出这个浪漫风流济楚的民族群像;群像的后面,倒映着春花秋月的淡然;也倒映着法国文艺的灼灼风华。 

    尽管如此,但好友还是难掩其失望:“小,乱,味道一般”。也许,有些东西确实难以言传,又不可触摸,正如那道随风飘散的咖啡香味。

    晚上在网上找片子消磨时间,碰巧看到一部电影,叫《的情人们》,毫不犹豫点击播放。屏幕里,波伏娃小姐坐在花神咖啡馆外面的露天长椅上,高高束着的头发,长的连衣裙,尖角的高跟鞋。她轻轻翻动发黄的书页,细长的白色鹅毛水笔,轻蘸墨水,笔尖划过纸张发出细碎的声响,然后,烟雾在缭绕,爵士之音适时响起……我又想起那独一无二的咖啡香味了。

更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时事
   第A04版:综合
   第A06版:海派作家
   第A07版:文娱
   第A08版:体育
认真吃一顿早餐
外食主义
花神咖啡馆
玛赫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