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6版:消费·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24小时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2年03月0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移植患者接受早期免疫诱导治疗可减少排斥反应

    “中国器官移植技术和术后治疗水平已达到国际水平,但仍然面临提高移植后受者的长期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诸多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如是道。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309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石炳毅教授认为,排斥反应直接影响器官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近期及远期存活,采用诱导治疗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诱导免疫耐受、减少移植受者长期存活必须使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的数量和剂量、有利于实现减激素或无激素的免疫抑制方案。

    早期免疫诱导对于长期存活率治疗至关重要。据美国器官分配网络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无论何种类型的器官移植,接受早期免疫诱导治疗可减少排斥反应,1年、5年和10年的移植器官及移植受者存活率均高于未接受诱导治疗的受者。

    郑树森院士指出,全程管理移植受者术后的免疫排斥反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器官移植受者的存活时间、提高受者的生存质量,避免第二次移植造成的器官供体紧张加剧,是目前中国器官移植一直关注的重点和医学挑战。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于立新教授指出,急性排斥反应是降低移植受者长期存活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它不仅会给受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生理痛苦,部分病人再次移植也会加剧我国供体器官的稀缺程度。受者必须要在移植后使用抑制免疫排斥反应的药物即免疫抑制剂,才能够使移植的器官在体内维持正常功能,而且移植早期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移植受者和移植物的长期存活尤为关键。

    据了解,目前临床上抗免疫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更加精细,效果也更为明显,不仅有移植后长期服用的核心免疫抑制剂,也有移植术后早期应用的免疫诱导药物,如以ATG-F等为代表的抗淋巴细胞制剂。

    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院长谭建明教授介绍,目前移植领域开展最多的是肾移植,为进一步提高肾移植后移植物及受者的长期存活,目前术后的早期免疫诱导治疗越来越被重视,诱导治疗率也因此逐年提高。 王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24小时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时事
   第A05版:时事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事件
   第A08版:事件
   第A13版:文娱
   第A14版:文娱
   第A15版:体育
   第B01版:青新生活
   第B02版:青年视角
   第B03版:早知道
   第B04版:微生活·圈落
   第B05版:微生活·社区
   第B06版:微生活·校园
   第B07版:微生活·百态
   第B08版:微生活·百态
   第B09版:互动·维权
   第B10版:互动·热线
   第B11版:城市目击
   第B12版:影像
   第B13版:财经·专题
   第B14版:财经·理财
   第B15版:证券·选股
   第B16版:证券·看盘
   第C01版:消费周刊
   第C02版:消费·3C
   第C03版:消费·3C
   第C04版:消费·家居
   第C06版:消费·健康
   第C07版:消费·聚焦
   第C08版:消费·热点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单纯降压还不够
婴儿世界的学习体验——新生宝宝学习日记
移植患者接受早期免疫诱导治疗可减少排斥反应
医药界:罕见病患者现状需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