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期直至中叶,是艺术家眼中的巴黎艺术黄金年代。毕加索、马蒂斯、贾科梅蒂、杜尚、康定斯基、夏加尔、柯布西耶、布列松、曼·雷……多少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在此间交汇,沉淀为历史长河里的璀璨经典。
日前,展现巴黎这段艺术黄金年代绘画风貌的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展,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开幕,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
这是中国内地少有的大规模呈现20世纪现代艺术的展览。从1906年到1977年,策展人以“一年、一位艺术家、一件作品”的布展思路,呈现展品。
在此时间跨度中,唯一缺失的作品是1945年,策展人以这种特殊而深情的方式来纪念二战的结束。
展览现场,1945年面对的是一堵白墙,展览方从空中悬下一个半球形音罩,站在底下能听到艾迪特·皮雅芙的曼妙之声———《玫瑰人生》。这首儿女情长的浪漫宣言,描绘了法国民众在1945年二战结束时欢庆解放的喜悦。而这种布展方式,恰能全面地勾勒艺术史的发展,亦能透过艺术家及其作品,看到他们背后近一个世纪中,风云际会的时代变迁。
在类似碑林排布的展览中,1935年的标牌下是毕加索著名的《缪斯》。而在画品的背面,印刻着艺术家本人不无傲娇的话:“就像别人写自传一样,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