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学科辅导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学生导报

第A02版
校园新闻

第A03版
升学
 
标题导航
 
  2016年03月21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烘云托月,各尽其妙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环境渲染”(上)
上海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高级教师 程立海

    【技巧指津】

    “环境渲染”,是记叙文写作的一种常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是指对写作对象作鲜明、突出、细腻的描写、形容与烘托。其目的是为写人、叙事起到铺垫、伏笔与映衬的作用。正如著名作家秦牧先生在《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中所说:“古代诗人形容大雪纷飞,说是‘战罢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形容贴梗海棠的艳丽,说是‘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这都一下子就把平凡的事物渲染得瑰奇起来了。”

    可见,恰当的环境渲染,能够化抽象为具体,给读者以生动、形象、可感的联想与想象的思维空间。这样的名家名作俯拾即是、不胜枚举,如老舍先生的《在烈日与暴雨下》、《骆驼祥子》;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孙犁的《荷花淀》;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德的《最后一课》;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皆堪称环境渲染的典范杰作。

    一、如何进行环境渲染呢?

    1.借助景物描写。这是常用的一种方法,能够起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传情达意的作用。比如《狮子的爱》中的句子:进入夏季的非洲大草原,被晒得干裂的土地在呻吟,野草似乎要被太阳点燃,整个草原都被炙热笼罩。一天快要过去,太阳羞答答地从地平线上落下,草原上最危险的时刻来临了。作者通过这样简短的景物描写,就暗示了非洲草原干裂、炙烤的景象,给读者以焦灼、惶恐、担忧、惧怕的感受。

    2.通过环境描写。如茅盾的《子夜》中有关“送葬”的场景描写,以及曹禺的《雷雨》中特定环境的描写,还有《红与黑》、《呼啸山庄》、《老人与海》、《红高粱》等作品中环境的描写,就渲染出作者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3.运用烘托手法。即借描写环境或特定的气氛,来表现人物的一定的思想情感。如《明湖居听书》、《故乡》、《口技》等作品,就是对听众、景物等的描写,衬托和渲染应有环境和氛围,对人物个性与作品的主题,都起着有力的渲染作用、烘托作用。

    4.引入反复修辞。就是说,采用形式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在文中多次、反复出现,来表达感情,渲染氛围,突出中心,如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的《又见鹭鸶》,以及柯岩的诗作《周总理,您在哪里》就是。

    二、环境渲染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如在文中描写大雪纷飞的环境,就渲染和交代出时值冬季或是北方的地域特点。

    2.暗示时代背景。如三十年代的上海、北京的某处环境渲染,就与当今的差别巨大,相去甚远。

    3.渲染气氛。比如,阳光明媚、姹紫嫣红、莺歌燕舞,则渲染出快乐、高兴、愉悦、喜庆等氛围和心情;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乌鸦鸣叫,就预示着不祥、苦痛、悲伤、哀愁、不顺等预兆与心理。

    4.烘托人物形象(或性格、心理)。如人物置身、生长的家庭、环境,对其品性、人格、思想、心理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推动情节发展、预示结局。明媚、阳光、靓丽环境的渲染,标志着事业、人生、未来的顺利、圆满与成功;反之,则意味着坎坷、不顺、挫折与磨难等。

    对以上的不同作用,应了然于胸,并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与阅读中去,学以致用,为我所用。

    【学生佳作】

    秋之韵

    时杨

    童年时的我,对四季的概念比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随着岁月的流淌,人渐渐地长大,慢慢地我爱上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爱上了夏天在水池里的嬉戏,冰淇淋的刺激;爱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唯独秋天,让我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家乡的秋天,整天只看到叶子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无聊之余,最多也不过是几丝忧愁。

    自从学习了英语,我便给一年中的四季起了名。春天叫“warm”,夏天叫“hot”,秋天叫“cool”,冬天叫“cold”。也许是秋天的名字比较“酷”吧,我对它有了少许好感。

    上了中学,语文老师说,家乡的秋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当时我并不完全相信,总有些怀疑。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观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辉送给大地。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尤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我惋惜这短暂的美,更惋惜秋叶的刚烈。它如此奋力地挣扎,是为了摆脱大树的约束,但是,难道它不知道叶落终要归根吗?为了如此短暂的自由却将自己永远地埋在深深的树根下,值得吗?可我又想,这也许正是秋叶的精神吧。它们挣脱大树束缚的真正目的,也许并不在刹那间的自由,它们是为了将自己最后能够注入树根,好让大树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养分。在来年的春天,树枝上又会长出新的、更茁壮的新叶,那些新叶子不正是它们当年的身影吗?想到这里,我又为秋叶感到骄傲,没想到它们竟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春天的风让人昏昏欲睡;夏天的风让人感到闷热难受;冬天的风让人感到寒冷刺骨。唯有秋天的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既不闷热,又不寒冷,还能让人清醒不少。

    秋风与秋雨可能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一对搭档。秋风吹着秋雨,秋雨伴着秋风。它们能让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莹的光泽,反射出秋的高雅。也许它们能修剪出一幅美丽的秋的图画,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道: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个体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没有风,雨不会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

    大自然赐予了春天鸟语花香,赐予了夏天欣欣向荣,赐予了冬天美丽雪景,当然不会忘记赐予秋天。于是,它赐予了秋天神秘和美丽。看来,大自然是公平的。

    【点评】

    本文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借助环境渲染,来表达作者对秋天的钟爱之情。从童年对四季认识的懵懵懂懂,到渐渐长大时对春、夏、冬的喜爱,唯独对秋天感觉的枯燥无味,再到读中学后经过对秋天的观察、体味,觉出秋天的独特之美,得出秋天的不同神韵,这是一个渐次感受、体验和领悟的过程。

    文章通过层层铺垫与渲染映衬,写出了秋天的风采与美丽,特别是秋天的“化作泥土更护花”的奉献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境界,是值得赞赏、称道与学习的。这就是本文的主旨之所在,也是文章的价值之体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学生导报
   第A02版:校园新闻
   第A03版:升学
   第A04版:青苹果
   第A05版:学科辅导
   第A06版:学科辅导
   第A07版:学科辅导
   第A08版:红花
   第B01版:悦周刊
   第B02版:人物万象
   第B03版:开卷有益
   第B04版:城市地图
   第B05版:家的剪影
   第B06版:智力冲浪
   第B07版:动漫吧
   第B08版:心香一瓣
   第C01版:中职周刊
   第C02版:校园
   第C03版:青橄榄
   第C04版:职场
   第C05版:科技
   第C06版:升学
   第C07版:讲台
   第C08版:原创
烘云托月,各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