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大学,一门名为“大国方略”的通识选修课本学期第一次开设,迄今不过5讲,但上座率节节攀高,备受学生追捧。老师和学生们更愿意把它叫做“中国课”——当下青年学子们最关心的国事,都会在这门课中有所呈现。
一段央视新闻联播1分多钟的视频,让100多名学生看后不由会心一笑。视频播放的是:11月11日,在夜色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带着美国总统奥巴马游览中南海古老的瀛台,画面上出现的亭台楼阁、汉白玉石桥,无不彰显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绚烂的传统文化。
之前,授课老师还播放了这样一段画面:2013年6月8日上午,在美国加州安纳伯格庄园,习近平与奥巴马一起散步时,两人坐在一把椅子上。课程的主题:中美能否坐在同一张椅子上……
“学生对这门课是高度期待的,你只要站在课堂上一分钟就能感受到。”上海大学原党委书记忻平坦率地说,如今在大学里的90后学生通常被认为是“很自我”的一代,有人甚至觉得90后更关注吃喝玩乐,对外界发生的家事国事天下事缺乏关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90后学生思维敏捷,又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非常强,又表现出一种年轻人的特质: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很好奇,也很关注。”在忻平看来,这正是“中国课”在校园走红的原因:它不仅从正面回应了学生们最关切的问题,同时由老师们引导着学生,从学术的角度对相关问题开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