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校园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升学

第A03版
校园新闻
 
标题导航
 
  2014年12月2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改变命运——记两名随迁子女的校园生活

    陈欣语同学在认真阅读

    施超阳、陈欣语两名同学都是或曾经是学生会的干部,他们把上海市行政管理学校亲切地称作“大行管”。作为大行管的一分子,他们的骄傲和快乐溢于言表。其实,进大行管前,他们都有过相似的心路历程,他们都曾经失落过、懊恼过,因为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相同的身份——随迁子女。正因为这个“特殊”的身份,他们与高中生活无缘。从入校时的迷茫到现在的阳光、自信,浑身充满着朝气和正能量,几年的校园生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施超阳,2013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自江苏宝应。摄影是他最大的爱好。进校一年多来,他拍摄过数千张照片。他的镜头里有活泼可爱的学生也有默默奉献的老师,有精彩纷呈的活动也有优美宁静的校园。他说他喜欢举起相机按下快门的快感。他的摄影水平也是在这一声声的“咔嚓”声中慢慢提高了。其实,进“大行管”之前,他说他没有使用过单反相机。他的摄影爱好是在中专里才慢慢培养起来的。学校有摄影社、舞蹈队、礼仪队、古筝社、吉他社、动漫社等20多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和相应的活动器材。每年新生入校后,各社团都要进行新社员的招募。施超阳说他就是那个时候加入摄影社的。活动参加多了,摄影水平自然也提高了,朋友也越来越多了,整个人都豁然开朗了。 

    陈欣语,2012级会计专业学生,来自浙江丽水。她曾经是学生会的学习部长,更是“大行管”小有名气的笔杆子。在“大行管”两年多的学习生活中,她曾撰写活动新闻稿件数十篇,都发表在学校网站上和“上海职教在线”网站上。因为新闻稿写得好,她还多次得到校长的褒奖。谈到写作,陈欣语说,写作是件既痛苦又很享受的事儿。写一篇稿子需要一改再改,有时甚至多次修改还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她说她有时真想放弃,不写了。但每次看到老师鼓励的眼神,她又坚持了下来。尤其是看到自己写的稿件在“职教在线”网站上刊登,有时还会标上“红三角”,她就会喜不自禁。学校非常重视小记者的培养,经常开设讲座,传授学生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现在,陈欣语也成为了小记者团的小小指导教师,她用现身说法给学弟学妹们诠释着写作带来的苦与乐。 

    她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明年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她说:“成为一名中专生,我曾经以为走进了死胡同,大学永远只是个梦想。但现在我感觉它离我很近、很近。选择中专,其实是另辟蹊径。在大行管的日子里,我学习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理论,还有傍身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多角度看问题。” 

    据统计,行管校现有在校随迁子女学生近150人,她们来自全国各地,分布于行管校30个班级中,活跃在行管校的各个舞台上。在大行管,她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快乐的小主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升学
   第A03版:校园新闻
   第A04版:红花
   第B01版:专刊
   第B02版:新闻
   第B03版:院校展示
   第B04版:院校展示
   第B05版:师哥师姐
   第B06版:校园生活
   第B07版:师哥师姐
   第B08版:院校展示
   第B09版:院校展示
   第B10版:学长风采
   第B11版:考试心理
   第B12版:院校展示
   第C01版:中职周刊
   第C02版:校园
   第C03版:青橄榄
   第C04版:职场
   第C05版:科技
   第C06版:升学
   第C07版:讲台
   第C08版:原创
读书改变命运——记两名随迁子女的校园生活
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 2015年自主招收在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简章
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 2015年自主招收在沪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