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这里,你可以感觉到体育的心跳,进而感觉到一个城市的活力。
1975年,上海体育馆在这里诞生。它是上海在“文革”十年里所建造的唯一的体育场馆。体育馆西对漕溪北路,南北分别是斜土路和中山南二路;东面,还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生机勃勃的。
1983年,在上海体育馆的东南又建起了六角型的上海游泳馆。这一年,五运会在上海举行;这是全国运动会第一次在首都以外的地方举行,游泳馆就是为此而建的。上海体育馆不再孤独。但过去是独木不成林,眼下虽有双木,也显现不出林子的模样。
1997年,上海体育馆的东面,崛起了一座被上海人称为“八万人体育场”的上海体育场。此前,上海人把上海体育馆叫做“万体馆”;这并不是说里面的体育有一万个项目,而是说这里面可以坐一万个看体育的人。“八万人”是一种习惯表述的沿用,尽管里面只有七万多个座位。
那一年,上海要承办八运会,新建的上海体育场就是八运会的主会场;开、闭幕式都将在此进行。它还表示了这样的一个信息:上海的体育中心已经从城市的东北移至西南。因为在五运会时,开幕式仍放在上海东北角的江湾体育场;这个1935年落成的体育场,原先是冠以“上海市”之名的。它是当时上海最大的体育场,有四万个座位,说是还有二万个立位。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夏夜,我斜背着摄像机,手脚并用,爬上还在施工的“徐汇苑”高层的楼顶,把镜头对准脚下已基本完工的“八万人体育场”。那天,我们用了三台摄像机。除了我这一台外,另一台在体育场内,还有一台在西面靠近华亭宾馆的一栋高楼;从三个角度拍摄。刹那间,场内的灯亮了,勾勒出一个马鞍型的光链。
作为一个上海人,目睹了从“万体馆”到“八万人体育场”,看着此地渐渐形成了一个体育城的规模。除了有比赛场馆,还有训练馆;那个直通通的被称之为“炮楼”的高楼,是运动队驻扎的“运动员之家”。此外,东亚展览馆、东亚富豪大酒店和上海奥林匹克俱乐部等都是与体育有多多少少的血缘关系。
高级工程师魏敦山是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和上海体育场的设计者,其中的上海体育馆和上海游泳馆,已经被英国皇家建筑史学会收入《世界建筑史》。说起他的作品,魏敦山深有体会地说道,“体育建筑在整个城市景观中有着个体的风格,它在造型上要反映雄伟壮观的气势,体育建筑已成为现代都市的一个标志。”
而在解放前的上海,公共体育场馆只有可怜的“一场一馆一池”;“一场”就是现在的沪南体育场,“一馆”就是陕西南路上原卢湾体育馆,“一池”就是原在南京西路的新成游泳池……
我开始明白: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体育。一流的城市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体育。我们和我们这座城市,都将在不断的竞技和搏击中超越自己,焕发光彩,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