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出台的上海高考改革方案明确:学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门科目中,选择其中3门,并参加等级性考试。这意味着学生从进入高中起,就面临着三门科目组合上的选择。如何组合三门科目,可能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选择。在这一背景下,今后沪上高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加迫切。
据悉,上海已经有不少高中开展了各有特色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例如交大附中几年前就开设了生涯规划课,当时在全国是首创。而给学生固定的职业体验,建平中学是“首个吃螃蟹者”。在建平中学,高二学生有两周时间不上课,而是前往各大企事业单位进行职业体验。
11月10日,一个平常而忙碌的周一,但对于建平中学500多名高二学生来说,却有点不寻常,从这天开始的两个星期,他们将和一般职场人一样,去不同的企事业单位“上班”,这是建平中学已经进行了三年的“职业体验”活动,是学生生涯规划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
张余慕名、赵越泱、张清风等四位同学来到了青年报社教育传媒中心体验当一回“媒体人”,当四位穿着统一校服的大男孩出现在办公楼早高峰的电梯里时,引来其他楼层上班族的侧目,“建平中学的学生?这个时候不该是在上课吗?”“高二学生两个星期不上课,会影响学习吗?”记者则带着这样的疑惑采访了建平中学沈正东副校长。
沈副校长介绍说,建平中学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与职业体验活动其实从高一就开始了,包含四个寒暑假,一共有5次职业生涯体验,其中在高一高二的寒暑假必须分别有3天的职业体验,而重头戏则是高二上半学期集中两周10个工作日的职业体验。
沈副校长表示,三年前学校刚刚推出职业体验活动时,一些家长也有上述疑惑,但活动开展三年来,越来越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建平中学杨振峰校长在职业体验动员大会上提到此活动的三个目的,“只有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就是我们职业体验的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只有痴迷于一件工作的人,才能做出非凡的业绩,才会有创新的活力。第三,我们未来从业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更多的应该定位于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吻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切——职业生涯体验。”
沈副校长总结道,职业体验给学生未来选择专业继而选择感兴趣的职业提供了更多经验和参考。
来到青年报教育传媒中心的四位大男生,正巧遇上了青年报主办的上海DI青少年创新思维大赛。于是,在打字、整理文档、跟随记者外出采访、观摩日报出版流程等媒体常规工作体验之余,四位大男生还和老师们一起干起了赛前筹备的“体力活”,并参加了赛前动员会。
沈副校长坦承,对于不少接受学生职业体验的单位来说,高二的孩子毕竟连实习生都不是,同学们往往无法深入到某些行业的核心。因此,学校方面是希望同学们通过职业体验,了解这个行业的上班作息、工作内容、员工考核,并尽量深入行业的核心。令人欣喜的是,沈副校长表示,随着职业体验活动开展到第三年,越来越多的同学能够通过这两周,深入了解所体验单位的行业。
例如这四位在传统纸媒体验的男生,两周里“加班”次数倒是不少,傍晚跟着一位编辑老师到日报《青年报》去拼版,亲眼目睹当其他单位都下班后,报社编辑部却逐渐热火朝天的景象,而由于DI大赛是安排在周末两天,四位同学在休息日,早早从浦东赶到了浦西的赛场,穿梭于各个比赛场地,学习如何采访。
在“上班”最后一天,同学们现学现卖,开始采访起带教老师来,询问老师因何选择媒体这个职业?“对文字的喜爱!”的确,喜欢和热爱,可以支撑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快乐工作,四位同学,是不是有所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