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报国志、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在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决赛现场,同学们用一个个精彩小故事重温历史,亲身演绎革命先辈的爱国故事,学习他们艰苦奋斗的优秀品格,为台下同学们献上一场精神文化的饕餮盛宴。
日前,作为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三届“璀璨星光”校园文化节上的重要项目之一,红色经典小故事讲演决赛在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大礼堂顺利举行。
文、摄影/徐红清
42所学校通过初赛、复赛角逐,最终有12所学校入围决赛,该活动由上海市中职德育研究会承办。
沙画表演、舞台剧、微话剧、校园小品……不同的表现形式让红色小故事显得更为生动。上海市舞蹈学校表演的《星海璀璨,黄河飞扬》舞台剧,充分结合学校特色,台上同学们以芭蕾、中国舞、四人合唱《黄水谣》等表演方式,讲述了洗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等优秀革命歌曲的过程。“这出舞台剧是学生们自己创作完成的,”该团队指导施老师表示,“从初稿到现在呈现的成品,同学们几经修改,力求让表演形式更丰富。”负责文字的高可欣同学和负责PPT、音乐制作的童潇逸同学,向笔者介绍整个故事的创作过程:“洗星海为创作出能够振奋人心的音乐,不怕艰难,反复修改作品,感觉和我们创作这个剧目的情形很像呢。”两个小女孩腼腆地笑起来,或许在创作和演绎中,让她们觉得自己和历史人物的距离没有那么遥远吧。
岳飞、高志航、杨春增……一个个或真实、或虚构的人物,在舞台上被同学们演绎得活灵活现,更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以沙画配讲演的形式,讲述长征路上一个普通小女孩,经历饥饿、病痛等困苦,最终在众人帮助下,成功走出草地的故事。同学稚嫩而清亮的声音,配着背景板上沙画演绎的故事情节,把台下观众带进了故事中。“选择这样一个同龄人的故事,希望能够真正感动到身为同龄人的我们。”故事讲演者魏文洁同学这样告诉笔者。上海市大众工业学校选择了历史真实人物杨春增,3个同学分饰杨春增青、中、老三个年龄段的故事。“同学们的集体意识多了、责任意识强了。”带队的周老师说起同学们在排练中的改变,赞赏有加。
在这个演绎红色经典故事的舞台上,也有来自同学们身边的故事以展现传统美德。上海市贸易学校的同学们表演的是他们学校里真实发生的故事:路人在车站遗失巨款,同学发现后在原地等了2小时并原封不动归还失主。“拾金不昧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而且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值得弘扬和学习。”小演员们很为自己的校友自豪,真实的内容、精彩的表演也让这个剧目获得高分。
从服装到化妆、道具,从眼神到表情、肢体语言,台上的演员表演专注而投入,为求达到逼真的表演效果,有演员更是赤脚上台表演,上海市南湖职业学校《遗书的故事》女主角在表演中流泪满面。
“没想到这么好看。”台下同学的这句话,是对所有参演学校师生们的付出最好的回报。历史尚未远去,英雄依旧鲜活,95后中职生亲身演绎自己理解中的红色经典,体会这些故事和人物身上的“爱国”、“艰苦奋斗”、“奉献”等优秀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在这些体验中更好地传承属于新时代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