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清口.com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学生导报

第A02版
校园

第A03版
青苹果
 
标题导航
 
  2013年12月23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题:从“算盘”说起

    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

    从鸾飘凤泊的中国书法,到复杂精细宣纸制作技艺,再到韵味醇厚的京剧……对于这些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你了解多少?

    我身边的“历史专家”

    继光高级中学高一(1)班 徐海静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文化源远流长。而今的我们更是肩负着保护这些文化遗产的使命。提到文化遗产,我们想到的有很多:长城、故宫、武术、京剧;当然也有那些流传于民间的非物质遗产:剪纸艺术、皮影戏,包括近日来选刚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珠算等。而我则想说说在我身边给我最深影响的——京剧。

    “京剧是我国的国剧,在北京形成,于清代时发展空前繁荣,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第一节音乐课,初中音乐老师就这样告诉我们。我的初中是一所以京剧为特色的学校,走进校园就能深切地感受到京剧的魅力。走廊中贴着的海报是同学们表演京剧的照片,甚至上下课铃声也被换成了紫竹调。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曾在此学习……啧啧,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第二堂课上,老师不再是枯燥地介绍“唱念做打”,而是教我们唱起那经典的《穆桂英挂帅》:“猛听得,京鼓响……”

    别看那些大师唱起来轻松,我们学的时候才知艰辛,因为京剧中的许多调调要转音,老师手把手地教,可我们还是时不时地忘。但是,毫无基础的我们终于学会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京剧中真是美极了、妙极了!

    想想,京剧离我们并不遥远啊。流行歌曲里有时也会借用京剧,例如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陶喆的《苏三离了洪洞县》和歌曲《One night in Beijing》等等。我觉得,真的应该让这些文化遗产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让我们了解、学习、传承,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得以保护?这些文化才是真正的“历史专家”。

    愿书法艺术真正深入人心

    上海市西南工程学校语文老师 胡萍

    最近,珠算申遗终获成功,自是可喜可贺,但申遗绝不只是认祖归宗,为争一个名分。如何唤醒,怎样保护和传承才是关键。

    从事语文教学10多年了,我总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学偏重阅读分析和写作文,忽视了中国传统艺术――书法的学习。尤其在这个电脑时代,不少学生用电脑打字又快又好,但是翻开他们的作业本,满本潦草字的占了大多数。那些字书写得歪歪扭扭、龙飞凤舞、墨团纵横,以至于面对学生的试卷,不少老师都会不住摇头:“现在的学生怎么字这么难看?”

    古人说“字如其人”,清人刘熙载称“写字者,写志也”。书法艺术象征的是一种人格精神,作者的精神境界会自觉地融入书法作品。作品不仅荟萃作者独特的认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同时也体现着作者的人格、修养。

    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书法艺术刚正不阿,有一次皇帝向他请教如何学好书法,柳公权微笑着说:“心正则笔正!”颜真卿的书法艺术更深层地体现出这一点。他忠义大节,道德君子的高洁人品,使人们联想到其字画中刚劲独立、挺然奇伟的特色。

    时代在变迁,书写工具在不断更新,但无论如何,书法不能轻视,更不能丢。正如著名的硬笔书法家庞中华所说:“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已经融入中国的的血液当中,就像奥地利的音乐、巴西的足球一样是不可分割的。”

    生活中处处都有文化

    上南中学高一(3)班 査孝悦

    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每一块土地都有属于他们的辉煌过去,而这种辉煌的过去,最突出的就体现在那些历史遗迹的建筑上。那些至今高耸入云的木塔,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宫殿,还有那些经久不衰供帝王享用的御用品,现在都静静地坐落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上,还有那些拔地而起的博物馆里。

    然而,文化遗产仅仅只有这些吗?

    最近,珠算申遗成功,这种我们儿时用来训练思维能力和修身养性的小小活动,终于还是被世界正名。现在想来才明白,珠算的那一颗颗小珠子、拨来拨去的清脆响声和那些我们小时曾经厌倦的口诀,其实都沉淀着厚重的文化,都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文化的影子,我们的生活方式不知是延续了几千年的传承,我们所站的这片土地,也许曾经战火纷纷,也许曾经岁月静好,但这一切留给我们的,并不只是历史课本上的寥寥数字,更是一种应该铭刻在心的精神、一种值得继续传颂的文化。

    守望百年石库门

    上戏附中高一(5)班 张怡恺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国度之一,也拥有着最丰富的文化传承。对于生活在上海的我,最熟悉的文化遗产便是具有老上海特色的石库门建筑。石库门同珠算一样,直至今日仍被部分人居住和使用——虽然,它们可能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当代人的需求。

    但就因如此,我们便要淡忘它们吗?答案当然是不!

    石库门在万千广厦楼宇中的确显得陈旧,然而却承载着太多上海人的记忆。父辈时常会提起儿时在石库门弄堂的生活。狭窄的巷弄街道将邻里紧密联系在一起,亦挤压出促狭热闹的生活,相较于现下冷淡的邻里关系自是精彩许多。然而进入新世纪,当大批居民从拥挤的石库门搬进宽敞的新公房后,那些嶙峋奇特的建筑却面领着被大片拆除的境遇,很多人为此惋惜不已。直到2009年10月中旬,一则“上海将新增四个历史保护区,石库门弄堂被纳入”的新闻,让人且惊且喜。上海终于要成片保护石库门了!这的确是一个好消息,因为石库门不仅承载了上海人太多的生活记忆,同时也是上海百年文脉与百年历史的写照,是老上海之魂。

    如今,像新天地、田子坊等商圈皆在石库门建筑的外围搭建商铺,修旧如旧,打造上海时尚地标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中外游客了解石库门、了解老上海,更让新一代上海人体味这座城市曾经的魅力与辉煌,可谓一举多得。

    中华文化遗产,既是我们的遗产,是人类智慧产物和精神的体现。让我们共同保护这份即将遗失的文明,让它们得以在历史长河中不断传承,而不只是史册上的一道影子。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学生导报
   第A02版:校园
   第A03版:青苹果
   第A04版:乐 学
   第A05版:作文
   第A06版:英语
   第A08版:红花
   第B01版:悦周刊
   第B02版:天下事
   第B03版:清口.com
   第B04版:文化地图
   第B05版:特别报道
   第B06版:Cool书架
   第B07版:动漫吧
   第B08版:E前沿
   第C01版:中职周刊
   第C02版:新闻
   第C03版:青橄榄
   第C04版:修养
   第C05版:前程
   第C06版:IN上海
   第C07版:奇趣
   第C08版:原创
   第D01版:生导报
   第D02版:学校展示
   第D03版:学校展示
   第D04版:考试心理
   第D05版:考试营养
   第D06版:学长风采
   第D07版:师哥师姐
   第D08版:师哥师姐
   第D09版:风土人情
   第D10版:校园文化
   第D11版:校园文化
   第D12版:院校展示
话题:从“算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