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历史教师 金建明
眼下,高三历史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面向高考,应该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在这个时刻,需要充分发挥学习自主性,在分析自身学习状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学习策略与方式,克服瓶颈、挖掘潜力。只有这样,才有望在短时间内进一步提升学业总体水平。
首先,研究考纲,厘清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始终是学好历史的前提。虽说现行历史高考的导向是能力立意,但历史思维的展开是以史实的呈现为依据的。大量成绩偏低的同学,症结就在于史实基本功薄弱。有的同学平时也背得不少,可是为何效果不佳呢?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一种是没有将知识点有机地纳入知识体系中,而是对“知识碎片”的死记硬背;一种是将那些本该理解的内容作了僵化处理,逐字逐句地背诵,导致背负过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前提是依据考纲消化教材,对考纲所规定的考点范围和重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下面,提三个便于速成的小建议:
第一,对知识细节,可以合起书本,参照考纲,采用在脑子里“过电影”的方式,把自己前期掌握得相对薄弱的部分圈出来,以备重点攻克。
第二,强化中观层面的把握。可以以各章的单元导言为抓手,带动宏观史识的提炼和微观史实的识记,促成识记与理解的良性互动。
第三,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平衡于求学目标与学力基础之间,取骨干、舍枝节。通过建构认知体系化的“知识树”,抓住核心知识,抓住社会结构的特征和时代流变的脉动。
其次,研究高考试题,领悟命题思路。
近年来上海历史高考的题型功能已日益明晰:一是选择题是客观题,就是知识立意,考察目标是基础知识的识记。二是非选择题属于主观性命题,就是能力立意,主要考察核心知识的梳理、历史思维能力的品质、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和组织表达的能力。可见,将知识体系打通,这是立足之本;把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这是得分之道。首先要“下地”,确保“不该失的分数不轻易失”,扎扎实实把基本功练好;其次要“上天”,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培养高品质的历史思维能力、磨炼游刃有余的解题能力。最忌讳的是“下不着地、上不入天”,荡在半空中,两头不讨好。
观察现行高考的导向,在基础知识的识记方面,突出的是时空感和史实之间的有机联系,而不是繁琐的知识细节的深度识记。所以,实际需要强记的负担并不太重的,理解性记忆则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在历史思维的培养方面,主要还是立足于历史思维方式的养成,至于历史思维品质的提升尚处于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别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要能够用“历史逻辑”来解读历史,既有还原到历史情境的同情心,又有“高于局中人”的总体把握、权衡轻重的综合分析与评判的历史思维方式。在历史研究方法的运用方面,要遵循“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原则,既要依据材料说话以免天马行空,又要有主观立意以免单纯的史实铺陈。
第三,找到自身学业瓶颈,
采取相应对策。
可以从失分环节入手,分析自己的问题。第一种情况是,没有达到基础知识识记的基本要求,在选择题上无谓失分太多。这会导致非选择题部分的历史分析错乱,陷入全面溃败的局面。对此,首先要改变的是学风中懒散的惰性,其次要优先掌控住那部分串联考纲中C点要求的骨干知识。
第二种情况是,将知识转化为解题能力有障碍。这个问题的症结在于死记硬背。对此,并可通过适量的练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灵活运用的能力。
第三种情况是,解题技术不得要领、总有发不出力的感觉,总是拿不到高分。具体来说,包括史料的解读能力、审题能力、史论结合的论证过程、历史逻辑的思维能力、综合叙述与表达的能力。
上述问题的解决,一是要加强对高考评分标准的研究,二是可以通过强化的专项训练,在试错中纠偏。
第四,加强针对性, 落实学研的高效性。
这个针对性,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自己的“学情”,二是针对高考的“套路”。在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迷信“题海战术”。就习题而言,我的看法是:选择题,不妨多做多熟,见多识广而游刃有余;非选择题,可以多看精练,多看有助于专题知识的梳理,精练则意在历炼中提升答题的技能。
总之,在这最后时刻,一要苦干,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二要巧干,追求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