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文化地图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学生导报

第A02版
校园

第A03版
红花
 
标题导航
 
  2013年04月22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老宅“内史第”开门迎客

    近日,浦东川沙的百年老宅“内史第”正式复建开馆。曾经名人汇集的“内史第”成为川沙和浦东一道重要的人文景观。

    文/晓君

    “内史第”和宋氏家族

    内史第位于浦东川沙新川路、南市街口,原称沈家大院,为沈树镛祖上所建。清咸丰九年(1859年)沈树镛中举,官至内阁中书,沈家大院改名“内史第”。“内史第”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共1500平方米,原是三进两庭院两厢式二层砖木结构的民宅。由于建造者沈树镛是一位金石学家和大收藏家,“内史第”中曾藏有计汉碑、六朝造像、唐石等众多文物精品。

    “内史第”西南角沿街房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宋氏家族居住纪念地”。

    1890年“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嘉树成为上海郊区川沙的传教士,当时,宋嘉树和倪桂珍夫妇就在“内史第”租住。“内史第”也成为了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的出生地。直至1904年,全家离开川沙迁至上海市区,只留宋子文在川沙读书。宋庆龄在“内史第”生活了11年,宋子文在此生活了10多年,宋美龄在此生活了7年。

    罕见的名人集聚民宅

    浦东川沙“内史第”,不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也是一座国内罕见的名人集聚的民宅。上海或许没有一座住宅和如此多的名人联系在一起——除了宋氏家族,黄炎培、胡适也曾居住于此。“内史第”里的“汉石经室”原存有大量碑帖、古籍,近代中外名著都成了黄炎培获取知识的源泉。胡适也曾随母亲租住在“内史第”的前进厅室东侧临街的厢房。

    “内史第”不仅是川沙和浦东的一道人文景观,它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浦东的文化。不过,“内史第”也历经沧桑。1988年,“内史第”除了当时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黄炎培故居外,“内史第”被拆三分之二。2004年浦东新区立项修复。2009年,浦东新区启动“内史第”复原工程,2010年4月动工。2010年7月,浦东文保署组织召开“内史第”陈列布展设计方案汇报会,会议明确,有机地将“内史第”的人杰和川沙、浦东的地灵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和迪士尼旅游综合考虑,做到古今辉映、中西合璧。如今,百年老宅终于重放光彩。

    TIPS:

    地点:新川路218号;开放时间:每天9:00-16:00;个人参观者现场领票入场,每天限50人。团体参观者必须预约前往,每天限10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学生导报
   第A02版:校园
   第A03版:红花
   第A04版:文化地图
   第A05版:院校展示
   第A06版:IN地带
   第A07版:青苹果
   第A08版:院校展示
   第B01版:走进中职名校专刊
   第B02版:院校展示
   第B03版:院校展示
   第B04版:院校展示
   第B05版:院校展示
   第B06版:学长风采
   第B07版:院校展示
   第B08版:院校展示
   第C01版:中职周刊
   第C02版:特别报道
   第C03版:原创
   第C04版:青橄榄
   第C05版:修养
   第C06版:升学
   第C07版:职场
   第C08版:三点一刻
百年老宅“内史第”开门迎客
电影《变身超人》
王力宏“火力全开”演唱会
007旋风里的中国元素
上博迎来首个非洲艺术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