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学生导报

第A02版
校园

第A03版
红花
 
标题导航
 
  2012年09月24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养合格的公民健康的人
青浦区毓秀学校探访记

    “谁来一起茶叙”已经成为毓秀新教师的必修课

    记者/王钰倩  黄烨

    在上海的西部有这么一所学校,成立才短短五年,却教育、教学硕果累累。在今年的中考中,更取得了全区第一的好成绩。而被问到成功的秘诀,周秀芳校长说:“我们不是培养天才,而是培养合格的公民;我们要分数,更要健康的人。”开学不久,《学生导报》的新闻报道组两次来到这所颇具特色的学校——青浦区毓秀学校,探访其教书育人的动人故事。

    常规立校 “常规+过程+细节=奇迹”

    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明白:教育是农业,需要细心耕耘。而细心耕耘就是从做好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开始的。“常规不是墨守成规,而是要在常规中追求特色,做到人有我新。”周秀芳校长如是说。

    一个拥抱 一张合影       家长会收获感动    

    期中考试过后,毓秀学校的家长会如期召开。“今天我站在这年轻的战场……”激昂的乐曲响起,大屏幕上滚动播出着此次期中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和进步神速同学的照片和座右铭,家长们缓缓步入会场,一场精彩的颁奖典礼即将开始。

    “我们不但要让自己知道来过这个世界,也要让世界知道你来过……”胡易书同学今年已从毓秀学校毕业,考入青浦高级中学就读高一,而七年级家长会,他第一次站在台上,听老师念着鼓舞人心的颁奖词,接受爸爸为自己挂上“金牌”的情景似乎就在昨天。胡易书至今还记得给自己颁完奖后,父子俩那个深深的拥抱,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与爸爸这么亲近了。“儿子你进步了,爸爸真高兴。”合影时,爸爸在耳边的窃窃私语,让胡易书不禁湿润了双眼。“这简直就是《感动中国》的再版。”现场的一位家长动情地感叹道。

    “老师们精心撰写着颁奖词,家长们抢着送上拥抱,争着和孩子合影,这一切都是为了呵护孩子的荣誉心。”衣献红老师策划、主持了多次毓秀的颁奖礼。孩子们自信的眼神,亲子间的真情流露,都令衣老师感动不已,“我们不仅有金、银、铜奖,还特别设立了‘最快进步奖’,在‘我要站在这个舞台上’的誓言中,很多孩子都进步了!”

    “谁来一起茶叙”      让教研活动更鲜活

    中午12点半,报道组悄悄地来到教师阅览室里,只见老师们围坐一圈,桌子上摆放着小糕点和水果,学校最具特色的教研活动——“谁来一起茶叙”又如期开始了。今天“茶叙”的主持人是周艳波老师,她要跟年轻老师聊聊“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要让孩子们尊敬你,咱们首先得尊重孩子。每天早晨你是开车还是骑车进校的?你摇下窗跟孩子们问好了吗?你下车推行了吗?……”周老师的话,让青年教师陷入了沉思……

    九年级的英语老师周红星是“谁来一起茶叙”活动的主要负责人,在青年教师中搜罗话题,编排一学期的“茶叙”主题,邀请校内外的名师坐堂,联系“茶叙”场地,准备点心……周老师告诉我们,“茶叙”的灵感来自于“谁来一起午

    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专业的教学研讨,似乎更容易被老师们接受。学校每学期都会根据老师们的实际需求,安排6至8次“茶叙”。“巧用‘激励’,改变学生”、“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班级布置”……每次“茶叙”除了由主持老师做专题演讲外,更重要的环节是青年教师的讨论、分享。“我记得有一次‘茶叙’的主题是‘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听完骨干教师的演讲,青年教师周正贵主动请缨,分享了自己在课上处理学生意外受伤的经验,讲得头头是道,我就说,下次你也可以做主持啦!”在一次次的“茶叙”中,毓秀学校的老师们喜爱上了思考,学会了分享。

    “今天你被‘推’了吗?”    “推门课”助力教师成长

    “今天你被‘推’了吗?”毓秀学校的老师们流行这么打招呼。“推门课”制度是毓秀学校突破常规的听课制度。由校领导、骨干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在不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推门走进教室,听老师们的常规课。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小学部的语文老师周徐徐就为我们讲述了难忘的第一次“被推”经历。那是小周老师来到学校的第一年。那天,预备铃声响起,小周老师抱起书本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却惊讶地发现,校领导、语文教导、教研组长等专家组成员已经安坐在教室后排。小周老师知道自己“被推”了,不过紧张之余,她也不禁窃喜,因为她今天要上的《跳水》一课,使用的是市里教学竞赛获奖的教案……周老师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但是课后专家组却给出了不同意见:“他们提醒我,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在备课的同时更要备学生。”听专家们这么一说,她静下心来仔细一想,“有压力才有动力嘛!”就这样,周老师欣然悦纳了“推门”,并在几次“被推”中迅速成为青年骨干教师。

    “十分钟共享” 别样精彩人生 

    8月28日,开学前的教工大会如期举行。在主席台上就坐的除了校领导还有徐晗、吴会琪两位年轻教师,因为今天他们俩要在“十分钟共享”中给同仁们讲讲今年暑假骑行20多天环游西藏的“冒险之旅”。幕布上投影着他们在川藏线盘山公路上骑行的照片,“那天我正骑着,偶然间一抬头,竟看到一块半张书桌大的石头从山上滚了下来,就差那么一点点,我可能就再也见不到各位了。”徐老师“惊心动魄”的讲述,深深吸引着台下的老师。“我是如此平凡,在学校里也可谓默默无闻,今年5月决定跟徐老师骑行去西藏,只是想让自己不平凡一次!”吴会琪老师的发言博得台下掌声雷动。 

    每次教工大会的“十分钟共享”环节,都是老师们最期待的。因为在这里可以发现同仁们别样精彩的人生。如何欣赏古典音乐、讲讲马尔代夫的度假见闻、讲讲自己的读研收获、讲讲自己的支教生活、讲讲自己的藏书票……这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更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

    文化强校 “学习是毓秀的骨头”

    在毓秀学校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学习是毓秀的骨头。《毓秀行知报》、《毓秀教师报》、《墨缘社刊》三份校报为师生送去丰富的精神粮食;校园网、教学大楼的走廊里张贴着“每周故事”,启发师生们的哲学思考;《让我们的心在春天里走远》,如此诗意的标题竟是一份会议通知……在毓秀校园里,处处渗透着“文化强校”的理念。

    “阅读是金” 打造“书香校园” 

    学校的老师们都信奉“阅读是金”,每一位老师都努力扩大着自己的阅读范围,争取成为一名“杂家”。而由周校长亲自挂帅的阅读团队,每学期至少会为老师们推荐两本书。《第56号教室的奇迹》、《致青年教师》、《懂你的孩子:唤醒潜能的秘密》……在一本本佳作中,老师们寻找着“为人师表”的真谛。当然,学校给老师们推荐的书可不局限在教育专业,历史、文化、人物传记、企业管理……广泛的阅读,丰富着老师们的内心。给八年级语文老师佘远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年前的教师节,学校送上的那份特殊礼物——李冰冰的新作《十年•映画》,“真的没想到,学校让我们都当了一回追星族。”周校长则向我们道出了选择此书的用意:“书中记录了李冰冰十年的成长蜕变,经历坎坷、挫折,却始终坚强、自信、乐观、拼搏。这才是明星的魅力。希望老师们从这块‘滚烫的冰,温润的玉’上学到奋进向上的精神。”《十年•映画》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老师们纷纷在校园网上晒贴、交流阅读体验。“她身上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每件事都想尽办法做,拼命去做。”“作为教师,我们缺的不是方法,而是精神!” 

    学校的老师不仅自己博览群书,还不断向同学、家长传递“阅读是金”的理念。每次家长会上,老师都会送上推荐书目,鼓励家长与孩子亲子共读;学校还经常邀请秦文君、梅子涵等少儿文学作家来校举行讲座,邀请同学和家长一起聆听;学校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更是丰富多彩,专题讲座、读书沙龙、图书义卖,整整一个月时间,同学们都被浓浓书香包围着。

    课程创优 “好的老师就是一门好课程”

    作为青浦区一所年轻的学校,短短5年内毓秀就在教育教学上取得丰硕成果,周校长道出了其中的奥秘:强队伍,优课堂。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周校长有句名言:好的老师就是一门好的课程。所以把好师资质量关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怎么才算一名好的老师呢?“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周校长给出了答案。 

    学校大礼堂里座无虚席,大幕拉开,身着华服的演员们带来的是莎士比亚名作《威尼斯商人》。专业的走位,个性的台词,精美的舞台设计,完成这一幕精彩演出的是八年级(4)班的同学。 

    八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一章节是讲莎士比亚戏剧的,照本宣科地讲戏剧的要素,阅读莎翁有些拗口的戏剧台词,同学们能感受到戏剧之美吗?于是,语文组的老师们决定来一场全年级的戏剧展演,让同学们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过程中学习话剧。 

    “这剧本可是我们自己改写的,服装也是我们自己缝制的,为了让走位、灯光更加专业,同学们看了不少专业演出的影像资料。”如今已就读九年级的戚琼琼回忆起去年的成功演出仍津津乐道。而语文老师孙加影则在展演活动中发现,每位同学都有与众不同的“闪光点”。张浩同学,平时在班级成绩一般,上课也爱淘气捣蛋,颇让老师头疼,但是班上一有什么活动,他总是特别积极,这次孙老师就决定让他在话剧中担任主角。看老师这么器重自己,张浩表现得更加积极了:“我一定要演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每次彩排他总是最早到、最晚走,其他同学动作不到位,他就会亲自上阵做示范。说来也奇怪,其他同学还都爱听他的,张浩的领导才能得到了充分地发挥,人也变得更加自信了。回到课堂后,孙老师发现他的眼神都变了,对学习更加积极了,与老师、同学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这是我工作3年来,感觉收获最大的一堂课,在课堂上讲多少话剧,也不如让孩子们真正演一次。”孙老师动情地说。

    书法特色课程 培育“健康的人” 

    “人坐正,头抬高一点。”“你的腿要放平。”一个周四的上午11点,报道组走进了毓秀学校的书法专用教室。沈海青老师正手把手地教六年级的同学写书法。记者打量着这间充满书香的教室,古色古香的圆凳、长桌,复古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瓷器、木雕等传统工艺品,教室的后部还特辟了师生书法作品展示区。在如此浓浓书香的环境中,怎能不安心习字、修身养性? 

    原来,书法教育已作为校本课程写入了学校的课表。小学部、中学部都有专职的书法老师,自编教材,教同学们学习书法。除了面上铺开,学校还成立了可染学生书画社,让书法上颇有建树的同学得到更加专业的指导。 

    之所以会选择“修身养性”的书法作为学校的特色课程,正是源自毓秀“要分数,更要健康的人”的育人理念。“我们并不是要培养天才,而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健康的人。”周校长如是说。

    夕阳西下,我们在毓秀学校的采访活动也即将结束了。在两次的走访中,我们走进课堂,参加教研活动,与师生座谈,感受着这所年轻学校的朝气与活力,分享着发生在毓秀师生身上的动人故事……回望毓秀风格独特的教学楼,书卷气十足的长廊,我们相信毓秀的明天定将更加美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导报》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闸北区梅园路77号17楼  邮编:200070
总机:021-61176117
  编辑部电话:61177876 | 发行部电话:61177866 | 广告部电话:61177871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38
   第A01版:学生导报
   第A02版:校园
   第A03版:红花
   第A04版:特别报道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初中学习策略
   第A07版:初中学习实战
   第A08版:青苹果
   第B01版:Yue悦周刊
   第B02版:天下事
   第B03版:清口 .com
   第B04版:文化地图
   第B05版:IN地带
   第B06版:阅 读
   第B07版:动 漫
   第B08版:大学视窗
   第C01版:中职周刊
   第C02版:新闻
   第C03版:青橄榄
   第C04版:原创
   第C05版:修养
   第C06版:升学
   第C07版:职场
   第C08版:三点一刻
培养合格的公民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