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学校:上海市科技管理学校 所学专业:物流
他曾是全校师生眼中那个热情、开朗的学生会干部;他曾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有过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最终,他放弃了稳定和高薪,转而去报考社工。他说,“我只是想去做些自己想做的事!”
记者 吴燕
“来,大家跟我一起做一遍,1-2-3-4、5-6-7-8……”“阿姨,侬今朝进步不少!“哈哈,塞是侬个功劳!”……如果你有机会路过虹口区武海小区,或许会在弄堂里看到一个帅气的小伙儿,正带领一帮阿姨妈妈学做第九套广播体操。一脸明朗笑容的他,便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沈骏鸣。
说起来,沈骏鸣和《学生导报》还颇有点渊源。在校期间,他以一名中职生的身份,报考了《学生导报》的“中学生通讯社”,并被推选为“学通社”的社长。随后,他在报上发表了不少图、文作品,尤其是关于中职校园的新闻报道,让大家得以更加走近和了解中职学生。
而在其母校——上海市科技管理学校,沈骏鸣绝对算得上是个“小名人”。性格活泼、开朗,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他,热衷于参加各类活动。学校大大小小的学生事务,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他享受其中,且乐此不疲。刚进校没多久,他就被推选为学生会的信息部及宣传部部长,最终,实至名归地当上了校学生会主席。
2009年,从学校毕业后,品学兼优的他被学校推荐前往上海通用实习,之后顺利留企,成为一名涂装工,负责汽车表面油漆的检查工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中职学生而言,那份工作的稳定性以及高收入,曾令不少同龄人羡慕不已。可沈骏鸣自己却不这么想,渐渐地,他发现每天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愈显枯燥,他开始找机会,放飞自己的梦想。终于,这个机会来了。
2011年11月,虹口区在全市公开招募社区专职工作者,沈骏鸣听闻后毅然辞职,决定去报考社工。不出所望,他从1200多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真正的社区工作者。
在自己所服务的武海小区,爱动脑筋的沈骏鸣自然一刻不得闲。这不,为了将小区打造成“全民健身弄”,除了教居民广播操,他还于今年4月筹办了首届“弄堂运动节”。
运动节当天,小区80多位居民兴致勃勃地参加了踢毽子、滚铁圈、跳绳、自行车慢骑、夹弹珠、两人三脚等比赛,大家在欢笑声中一起比眼力、比技巧、比体力、比灵敏度……附近其他小区的不少居民也闻讯特意前来观摩。而前不久,他又酝酿建立了“川北社工之友”青年社工关怀项目,旨在为年轻的社区工作者们提供一个平台,交流社区工作的心得与经验,增进友谊、释放压力。
沈骏鸣说,社工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他也许不会干一辈子社工,但他会一直坚持自己的理想,尝试去做一些自己想做和能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