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筠 图 吴恺
从苏州河丹巴路码头上船,一路向东驶去。长风生态商务区、华东政法学院、上海造币厂大楼、上海邮政博物馆……每到一处,新增的船载GPS会自动播放景点介绍,为游客述说一段过去的故事。船行进中,两岸风光不时变换,从亲水的大块绿地,到高筑的水泥防汛墙,又至林立的高档民居住宅,还有部分仍保留的老棚户区。水面上还时有白鹭翻飞,带给笔者惊喜。
一路上,不时有中年的阿伯,老年的阿姨,伫立观看,甚至大声问询哪里有码头可以购票乘坐苏州河的游船。在很多老一辈的上海人心里,都有着浓浓的苏州河情结。这一个多小时的游览,沿岸记载着上海城市诞生、发展的轨迹。这里也是我国近代工业特别是民族工业的发祥地,纺织、面粉、造币、油脂、啤酒、火柴、化工、钢铁、仓储等工厂密布两岸,苏州河桥就是随着这些工厂的建立而出现的。
在苏州河上每一座桥就是一个故事。游船一路串起沿岸的老厂房、旧里弄,也串起一段段历史记忆。起航处的古北路桥附近,就有原上海火柴厂,现改建成的火花博物馆;接着路过的陈家渡桥,是上海最后一个苏州河的渡口;凯旋路桥附近,第一所昆曲学校现平移至苏州河岸边;接着经过华东政法大学,这里曾经有婀娜的木桥;曹杨路桥附近,有上海印钞厂;江宁路桥附近,有上海造币厂;昌化路桥附近,则是当年荣氏家族的原上海面粉厂。
在昌化路桥北堍的两侧,是著名的“潘家湾”和“潭子湾”,“潭子湾”也是上海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这里所说的湾,指的是苏州河河道急弯时凹进去的地方。此处,也是上世纪有名的上海棚户区的代名词,朱家湾、潘家湾、潭子湾加上“药水弄”合称为“三湾一弄”。如今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中远两湾城的住宅区。
滨水区域的打造,政府一直在花大力气。苏州河流经的各个区都在积极发展苏州河滨水景观建设。如,普陀区致力于将苏州河沿岸打造成集合水景长廊、绿色长廊和文化长廊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景观;在苏州河流经闸北区的乌镇路至浙江北路时,这里有一道长达千米的亮丽弧线,闸北区就要将这个“苏河湾”打造成上海的“苏荷区”,成为以创意仓库、苏河艺术为代表的创意产业集群。据悉,未来游客不仅能够在水上游,还能在岸上走。长风景畔广场和“一园十馆”等众多公共文化展示馆的落成,将成为“岸上游”主要亮点。与此相配套,“十二五”期间苏州河将建成十余个游览码头。
[特别推荐] 今年五一前夕,经过河底清淤后的苏州河观光游船正式复航,新的航线从丹巴路码头一直延伸到外白渡桥,横跨六区。整个航线从原本10公里到目前21公里左右,人们可以乘船欣赏苏州河两岸的迷人风光。笔者近日有幸随船游览了这。
特别提醒
为配合江宁路桥施工,苏州河水上观光游览线将调整运营。6月1日起,网上订票暂停,航班也不定时调整或取消。游客只能前往昌化路码头和丹巴路码头现场购票,并且只能购买当天的船票,也可通过热线电话了解当天航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