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附中政治高级教师 蒋敏然
高考前的这段时间对考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就像长跑运动员在最后100米的冲刺,谁忽视,谁就面临淘汰。高考成功已经到了量变到质变的阶段,只有调整好情绪,继续跑,才能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那么,怎样做好最后的复习呢?
强化教材知识整合 熟悉答题方法
教材是考试之源,各个学科的高考实质上是对教材的消化和延伸。因此,理应利用课本统领我们最后阶段的复习。尤其是对重点章节、重要原理、主要观点等教材内容,不仅要做好每一课的梳理,还要进行跨课的串联、整合,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各项要求。
同时,考生在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应该是熟悉和巩固答题思路和方法,不同试题的设问、审题、考点范围的确定是最重要的。二期课改后高考要求有了转变,更多地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作深度挖掘,审题时务必先弄清楚考点的范围。目前,考题的综合性和递进性要求逐年提高,跨学科、跨教材出题已不鲜见,审题时一定要看清题义,究竟是问“是什么”,还是“为什么”,抑或是“怎么做”,回答应有针对性。考生在复习时要把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和体系,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问题,提高答题质量。
研究历年高考真题 掌握考试技巧
虽然各次高考试题均有变化,但今年高考与以往几年高考还是有许多相似——无论是考试范围还是考试要求。考生极有必要认真研究近三年的高考真题,从试题要求到答题规范都应仔细查看,从中找出学科高考出题的一般规律。
同时,考生也有必要掌握一些考试技巧,虽然我不主张拼技巧,但复习还应有章可循。一是分类复习,将自己做过的各区一模、二模以及每门学科练习中最难把握的题目,如政治的“不定项选择题”或“论述题”、物理的“数形结合问题”等进行归类,弄清其中的知识点本质。弄懂为止,不留一个模糊点。二是平时做题,要记得提醒自己:看清题目设问,答题仔细。做单项选择题,切莫潦草应付;做不定项选择题,不要太快,尽量选对所有的选项,倘若有疑问,可在题目旁用铅笔做好记号,宁可少选,万万不要错选。当对有些题目一时找不到方向时,别急着下笔,做好记号,先去完成其他容易做的部分。
规范答题思路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内在科学性,通过有序的文字或数字、公式、图表等有逻辑地表达出来。近年的高考更加重视学生这方面的表现,因此,在最后的复习中,学生应在两个方面加强训练:一是规范答题,以避免卷面书写问题考验阅卷者的视觉,甚至失去应得的分数;二是文字表达方式尽量做到表述简练、有逻辑层次、观点鲜明、举例恰当。遇到表格题,训练中务必做到:利用题目,反复练习——数据反映的现象、发展趋势、造成的原因、体现的实质和意义,掌握对数据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对数据现象和实质、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和理解。理科生还要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物理实验,做好实验题的变换和迁移,提高思维能力和文字组织、书写能力。
高考最后的复习注定是严谨而艰苦的。练习不在于多,而在于懂得取舍,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复习题目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真正把握解题方法。考生要将教师的教法和自己的学法结合起来,找到适合自己复习效率的策略,坚持努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