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附中 蒋敏然
“如是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上海一位学生是这样回答:“我不会让梨。”家长贴于网上后,引发了连续多日的评论。有些网友对这种回答似乎持不满意态度。这是继启东市汇龙中学江成博不读老师“把关”过的演讲稿被热议后的又一次社会大讨论。这些大讨论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的社会反思的极好现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政策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之今日理应抱理性、宽容的态度。
孔融让大梨给哥哥是人们熟知的儒家小故事,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温良恭俭让”,也是孝悌思想的样本。儒家思想对治理国家的确起到过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被封建统治者无限夸大。更何况这种教小孩让梨的做法是建立在“性本善”的基础之上的。倘若人性真的本善,恶从何来?道德基础果真来自于“让梨”?
休谟曾经怀疑“我们期待相似的原因产生相似的后果时,是根据一条习惯原则进行推论,即某些不同的现象总是结合在一起,某些观念总是联系在一起”,于是“我们的想象力就根据习惯,把它们设想为具有着因果必然的联系,从前一现象的出现联想到后一现象的产生,从而作出因果推论。”康德也早就告诫人们:应该破除那些独断的观念,也就是未经审查就盲目地相信某种教条的成见,必须树立某种批判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