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3日19点30分左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一中学八年级一班14岁的女生李欣玥从自家五楼的窗户跳下,14日早晨,因抢救无效,永远地离开了爱她的父母、亲友、老师和同学们。
李欣玥跳楼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学校要求学生都剪短发。
李欣玥在7年级时写过一篇《渴望得到尊重》的作文:“就在前不久,妈妈就因为我的头发和我大吵了一架。事情是这样的,因为一中校规,学生必须留运动头,但我却不想服从这条校规,因为头发是我最重要的东西。不夸张地说,头发就是我的一切,它胜过一切的人、物,但是老师非让我理发,在我的奋力抵抗下还是不能如愿。就这样我被老师押送去理发,带我去理发的是爸爸,不是妈妈,当时我的心一下子停跳了两下,怎么办?”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教育者:14岁正是叛逆期,孩子有主见,虽然这个主见不一定正确,那么老师和家长又该如何去引导?今天我们请来各方代表进行深入探讨。
本版采写 钱嘉妮
人大了不能只顾自己
孟业歆(杨波中学高三)
我认为这个女生的做法是十分不恰当的。身处花一样年纪的女生,心态应该是积极乐观的。如果仅仅是因为学校要求剪短发而自己不愿意就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这样做是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把生命当儿戏。如果真的不想剪短发可以告知父母,相信父母也能够理解,请父母出面向学校说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当然学校方面或许也有不妥,但我还是认为一个人看待事情的心态是最具有决定性的。不论是什么事情,都会有解决的余地。在我们这样一个和平年代,几乎没有一件事情是真的需要我们用生命来抗争的。我也说不好这是因为个性太过软弱的逃避还是太过强硬的抗争,但是这种做法实在太过武断。如果遇到什么困难,自己解决不了,为什么不能向父母或朋友求助呢?这样做,我们就能够走出心理极端的阴影。
现在很多人都过于脆弱,对我而言,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不会想到自杀。首先我会多方面地考虑解决方法,自我排解;另外我也看过关于珍爱生命的教育短片,我知道生命的可贵。更何况,我们毕竟要考虑父母的想法和感受,人大了不能只顾自己。
对于那些动辄就想用自杀来解决事情的人,我想对他们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不能只顾自己,我们要想想父母的感受。他们把我们养大不容易,他们也不希望看到我们受伤害,我们怎么可以这样任性地去伤害他们呢?!
应及时干预孩子不良心态发展
赵志韵(华师大心理咨询室资深咨询师)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相信现在很多孩子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的解释。这也正是为什么一起起惨痛的自杀事件还在上演。让孩子们真正意识到生命的意义,重视生命,我们才能杜绝这类让人心痛的事情再发生。
就这一事件本身来看,学校规定和学生之间缺乏协调是引起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孩子处在青春期,他们有自己的个性和自主意识,用学校规定来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无法得到尊重且没有地方沟通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冲动地选择了用自杀的方式作抗争。
为什么此类事件现在并不少见,可见种种外界因素或许都只是诱因,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设。
现在社会的孩子学习压力重,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老师都还只是一味重视孩子的成绩、强调自己的权威并让孩子必须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孩子往往就会产生具有抗争性的、冲动的负面情绪。
孩子在面对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时,通常会缺乏勇气,如果这时候再缺乏沟通,孩子很有可能走上极端。家长和学校,有时候并没有教会孩子怎样去面对这些事情,致使他们忽略了面对困难还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有时候,家长会有“如果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死给你看”诸如此类的不良向导,加之现在电视剧中动不动就一死了之的负面影响对孩子产生了负面引导:如果无法面对就可以用死来逃避。
这是对于生命教育的缺乏。如果家长、老师能够让孩子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性,或许这样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了。生命是重中之重,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说生命比道德品质更重要,毕竟一切都是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的。归根结底,我们需要更多的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从娃娃抓起,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孩子知道怎样表达自己内心,怎样进行最基本的咨询。并且家长和老师要对孩子的心理动向有一定的关注,了解怎样干预孩子的不良心态发展。这样,孩子在抗争时就不会贸然采取极端的自杀方式,从而减少悲剧的发生。
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钮爱华(学生家长)
我认为现在孩子整体的心理脆弱源于家庭、学校教育的偏误,而家庭方面更为严重。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中会倾注全部的力量来培养孩子。在培养过程中,家长往往为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帮孩子做好很多决定,为他们扫平未来的路。这就导致了孩子没有自己的决断能力,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家长太多的溺爱会让孩子认为生活就应该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心中没有挫折意识。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更是如此。家长们甚至觉得只要读书好,一切都是好商量的。这就让孩子一味地陷在象牙塔里,不接触社会,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在“被逼着”学习的过程中,孩子往往会有很大的压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大部分是放在学习上的,这样孩子就很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和家长有太多交流。
因此一旦碰到自己不能解决的事情,孩子就不会立即想到向家长求助。他们会自己闷在心里或者选择与自己的同辈说。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发生自杀悲剧的诱因都是些小事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事,因为在碰到大事的时候孩子还是会选择投靠家长。但是家长们忽略了在孩子的心中,或许自己认为的小事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件应该严肃对待的大事,如果不加以重视就会酿成惨剧。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太过安逸,缺乏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我觉得不妨从让孩子自己事情自己做开始,培养他们从动手到动脑,直到最后能够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做出太过冲动的事情。让他们的生活中偶尔有一些挫折,他们的人生之路反而会更显顺畅。
学校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
周宏(华师大语文教师,高考语文作文组组长)
现在来讨论这个已经故世的女孩是比较残酷的,但需引以为戒的是,我们必须重视现代学生在心理素质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心理素质更好一点的同学,或许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会选择走极端的做法,而是会想办法多与家长沟通。这样轻率地选择以死亡来面对,暴露了现在学生心理素质极差的问题。
现在社会上有些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人们往往会想到是学校教育的问题引起的。但我不那么认为。学校教育是在束缚中进行的。应试成为教育的目的,是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评价体系重视成绩而非心理健康。同时,社会评价标准的畸形也导致了家庭教育中对心理素质教育的忽视。当然,父母也应该做到对孩子不要太过宠爱,避免他们经受不了任何挫折。
虽然说学校在教育问题上没有重大责任,但并不代表学校在整件事情中没有起到消极作用。我认为学校的做法是不必要也不妥当的。学校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在必须遵守规矩的情况下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余地和发展空间。毕竟,学校不是批量生产零件的工厂。在学校选择的沟通方式也存在问题。教师采取简单教育的方法,不论对象地解决问题,甚至跳过学生直接联系家长。这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是很伤害自尊的做法,很令人反感。老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多了解学生的想法。
如果可以的话,我们应当在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加入符合科目内容的生命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意义有一种潜移默化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