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前,一群中职生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前往南京路步行街为民服务;23年前,同一所学校的十几个中职生,决定成立属于自己的学生服务团队,自主参与服务和管理。而今,这所学校还在,这支学生服务团队也还在。一种助人悦己的信念,一份传承不息的使命感,让这一为民服务的爱心行动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从未间断。
记者 吴燕 摄影报道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贵州路校区地处市中心,与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仅一步之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让同学们得以有机会参与沪上知名的“南京路步行街为民服务日”活动。
每月20日早晨7点到9点,商贸旅游学校南京路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们,会准时出现在南京东路的世纪广场,为过往的市民服务。20多载春秋,服务从未间断,若是正巧遇到节假日,服务活动照常;即使遇上小雨天气,队员们也会打着伞坚持。
刘青,商贸旅游学校南京路志愿者服务队第一任队长。如今已是学校营销财经专业组组长的她,提起20多年前的那段服务经历,仍显得有点激动。“那时候,参加服务的同学来自各个专业,服务内容也很丰富,有称体重、量身高,还有修补羊毛衫的。同学们对活动投入了极大的热忱,有的即使实习、毕业了,仍旧会坚持服务。在那个物资匮乏、商品都要凭票购买的年代,有些同学甚至还会把自己单位里的一些福利用品拿到服务点送给市民。”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高年级的学长毕业了,低年级的新生又续上。在刘青之后,一任又一任队长接过了爱心接力棒,2010级文物班的章心便是最新的一任。“我很荣幸能够加入这个充满爱的团队,在我们学校,能加入服务队是一种荣誉,而我能成为队长,真的很骄傲。每次和伙伴们参加服务,大家都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因为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一份成就感和满足感,这也许就是这支队伍能坚持那么多年的奥秘吧!”
校团委书记曾晨告诉记者,每月一次的“南京路步行街为民服务日”活动,商贸旅游学校并不是参与其中唯一的一家单位,但却是仅有的一所中学。有了相对固定的服务地点和服务周期,队员们开始苦思冥想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的服务更具特色?”对此,副校长夏添果断地给出了答案:“与专业相结合!”在夏校长看来,学生的志愿者服务绝对不仅仅只是一种德育活动。作为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让服务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发展相结合。由此,在学校的鼓励和支持下,同学们纷纷尝试在服务中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如,文物专业的同学为市民篆刻、美术专业的同学为路人画素描、烹饪专业的同学为市民磨刀具等。
“同学,可以帮我刻个章吗?要收费吗?”这一天,一位中年阿姨试探性地问道。边上的志愿者随即微笑着回答:“当然可以啊!阿姨,你把你想刻的内容登记在这张纸上吧。另外再选一下阴阳刻及字体。下个月的今天,您就可以来取啦。我们刻章是免费的……”“这么好啊!”阿姨笑着写下了自己的名字,还一个劲地用上海话说:“真是好小囡,谢谢侬!”
“老爷爷,您今天又来了!”在排队等候人像素描的市民中,同学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老大爷,几乎每个月都要来画像。“我已经80岁了,希望趁着身体硬朗,每个月画一次肖像,记录下自己的变化。”“好!没问题。”说着,一位志愿者立马架上画架为老人画像。服务的时间快到了,同学们干脆把老人请到了学校,继续作画。当看到老爷爷满意的微笑,大家的心里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