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 杨荣
黄浦区教育局倡导“走进学生心灵”,是一种理念,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解,体现着返朴归真的价值选择,是一次教育的理性回归,更是一种决心,表达着直面教育挑战的勇敢求索,诉说着对教育品质的高端定位。
上海市实验小学,是一所老校,见证着新教育的百年发展。不论沧桑变化,学校依然坚守首任校长李廷翰先生初创时就提出的“学校,儿童幸福的起点”的办学理念。
走进学生心灵,需要有教育的大爱,包容守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这种爱,源自于对自身成长的反思,学校在2011年教师节的教师论坛上开展了“曾经的故事”,教师们通过回忆自己在学生时代曾经的感动与遗憾,揭示教师无意的举止与言语,对一个稚嫩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与持久影响,激发教师们在今天的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能再享曾经的快乐,而不再重复曾经的伤感;这种爱源自于对职业的认同,以爱自己孩子的情感,爱别人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对每个家庭都很重要,进而让教师体会每个孩子对社会都很重要。爱别人的孩子是伟大的,教师的崇高就在于爱每一个孩子,而且不论她的出身、天资、家庭背景。爱是可以感觉的,爱是可以传递的,一位好的教师,一所好的学校,一种好的教育,一定是在多年以后,相关人们回忆起时,依然是甜美而幸福的,因为爱是可以定格的,教育是有记忆的。
走进学生心灵,需要丰富的专业能力,支持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今天的教育问题其实已经不是教育单方面的问题,而是系统而整体的,教育折射了很多社会的问题,特别是网络时代,能让孩子受用的教育,一定是社会、家庭与学校各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因此,老师具备的能力一定不仅是学科知识、教育学等,教育能力结构已经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家庭教育甚至是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认知与能力。今天的社会是多元的,今天的孩子很辛苦,今天的教育很复杂,今天的老师很难做,今天的教育工作也很具挑战性,人无全才,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在“眼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的需要”时,教师才能具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愿望。学校开展近十年的“今天,我们如何做教师”,将是一个永恒命题,由此也将生发出诸多鲜活的教育经验。教师因为要帮助孩子成长,而必须保持持续有成长,于是学校就成为师生生命互动共生的乐园,在走进学生心灵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将会有一个跨跃式发展,学校也将获得持续发展。
当教师把“走进学生心灵”作为职业追求时,就会留意孩子生命里种种征兆,并细心地保护培养;当教师把“走进学生心灵”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结点时,就会为学生想得更深,做得更细;当教师把“走进学生心灵”作为实施教育人文路径时,就会少一点抱怨多一点自励,少一分功利多一分务实。让我们用教育的艺术,守护孩子的心灵世界,使孩子不再为适应教育而改变,愿教师们能尊重生命,用教育的艺术,走进学生心灵,让每一朵花儿都绽放,让每个生命都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