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收官在即

费元洪:人才和作品都需要土壤

青年报记者 陈宏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作为“演艺大世界——2019上海国际音乐剧节”中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群文活动,“2019音乐剧歌唱大赛”与“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两项活动自启动以来,吸引了线上线下超过15万人关注并参与其中,成为这个春天沪上不可替代的艺文盛事。

上周末,在180余位观众与评委的见证下,20位素人歌手凭借过人唱功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展开了激烈角逐,并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与人气奖,2019音乐剧歌唱大赛随即宣告落幕。与此同时,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关闭了报名通道,72位选手投出的77部作品正式进入筛选阶段,5部入围作品将在“演艺大世界—2019上海国际音乐剧节”闭幕式上公布,最终优胜作品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孵化成型。

早在1月,由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办的2019音乐剧歌唱大赛就拉开了序幕。本次大赛面向所有16周岁以上且未登上过商业音乐剧舞台的音乐剧及歌唱爱好者,致力于构建一个音乐剧文化及音乐剧演唱的交流平台。大赛甫一公布便吸引了众多关注。

经过2个月的投稿筛选与现场比赛,近400位报名者中有150人进入复赛,其中20位选手表现突出,最终进入决赛。参赛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年龄职业各不相同,最小的只有18岁,最大的也只有36岁。他们中有来自艺术院校的学生,有来自普通高中和高校的在校生,也有甜点师、环境监测执法、企业管理等坚守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者。

而今年2月正式启动的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为广大音乐剧创作者提供孵化平台,积极扶持培养原创华语音乐剧的新生力量。计划自启动以来,共收到72位投稿人发来的77部原创音乐剧作品,据悉,目前77部作品中,囊括女性主义、婆媳关系、生死命题、历史人物传记等多类题材,投稿人中不乏仍在校的95后。

虽仍在初筛阶段,许多原创作品已凭借其独特的视角与风格崭露头角。但孵化计划的发起人、孵化评审费元洪表示,这个计划将秉持“但求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他表示,“对原创音乐剧的投入,是我们的责任,但我们并不着急,也并不会因为数量而沾沾自喜。好的种子都应该有一个自然生发的过程,当我们把土壤和机制培育起来了,好的作品自然就会开枝散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