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导师 全程指导青少年助志愿服务成长

从2018年下半年启动的“志愿心·益路扬帆”项目至今“扬帆”近半年,作为一个“养成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导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公益周刊专访两位全程参与陪伴与辅导的导师,聆听他们眼中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成长。

“志愿心·益路扬帆”项目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孙越表示,“未来我们会进一步完善规则和培训体系,逐步吸纳更多的学校参与,并借助媒体和赞助商的力量,扩大影响力,争取吸引更多的城市加入。”

■B07

从2018年下半年启动的“志愿心·益路扬帆”项目至今“扬帆”近半年,作为一个“养成式”的志愿服务项目,导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期公益周刊专访两位全程参与陪伴与辅导的导师,聆听他们眼中的青少年志愿服务成长。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实习生 张晨曦

导师:孙越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

导师陪伴共同成长 “养成式”志愿服务大赛亮点频频

从前期活动策划、资料提供到教师培训、导师入校指导,再到学生模拟培训、项目内容评审等,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教师孙越参与了本次活动的全过程。

参与“志愿心·益路扬帆”项目的学校众多,既有传统名校,也有民办中学、国际学校以及中专职校、普通高中等,几乎涵盖了上海各种类型的中学。孙越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比赛,它真正用学生的视角去完成公益活动,并且注重改变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对公益的认识,不仅可以“高大上”,也可以“小而美”。

“另外,它的专家构成十分丰富,团队里既有学校长期从事社会实践指导一线教师,也有专业的公益组织负责人,还有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专业教授,甚至科技类公司的专家等。这些多元的专家团队,群策群力,为活动内容、评价方式的完善,起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孙越表示。

“以往的志愿者通常都是学校或专业NGO进行组织活动,很少有学生为主的、自发的志愿小团队。”与以往相比,本次活动入围的项目,都是学生自发的,对此,孙越表示,“学生们的项目策划和实践活动,虽然非常稚嫩或理想化,但却是发自内心地希望做公益,而且他们也拥有独特的创新能力。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希望这些关注社会、关注公益、怀有社会责任感的种子,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芽、成长。”

孙越表示,在辅导过程中,确实有些项目打动了他。“比如说回民中学一个用卡牌游戏传播垃圾分类知识的项目。刚开始看活动策划时,我觉得他们就是些爱玩的小男生,在过家家。但是等到真正入校与学生接触,看到一个个热力四射、激情投入的孩子以及陪伴孩子们一步步走来的辅导老师,我被深深打动了。”经过深度的交流沟通并亲身体验项目后,孙越还发出邀请,希望“纳格朗桌游工作室”和上外附中的孩子们进行社团交流,扩大项目影响力。“农业学校志愿团队以最低成本与福利院的人们共同制作盆栽并进行义卖与募捐,结合了自身的园艺专业优势,也值得鼓励。”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支援西藏以前,对学生工作充满热情的孙越就已经开始负责上外附中初三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小白鸽、启明星学校、爱心捐献、小小讲师团、根与芽以及与伯克利大学合作的YPLAN项目。而在此次项目推进中,他也融入了自己“知行合一,我行我SHOW”的教育理念。

“学生早已经准备好了,只是我们的环境还没有准备好。”对于推动校园公益,孙越表示,“除了一些顶尖名校,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实际上缺乏社会实践和微公益的机会。我们总觉得还没有准备好在校园推公益活动,但实际上,经过上海整个社会多年的催化,学生们已经具备了参与公益的能力。”

“志愿心·益路扬帆”项目应该是一个持续性的活动,孙越表示,“经过专家团队的多次讨论,未来我们会在今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规则和培训体系,逐步吸纳更多的学校参与,并借助媒体和赞助商的力量,扩大影响力,争取吸引更多的城市加入。同时期待在未来两到三年内,能有机会去国外进行学生实践活动的交流,接轨国际社会关爱理念。”

导师:胡如意

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

爱心与能力缺一不可 青少年公益更需要政府认可

“在我看来,志愿服务也可能是一种营销,当你成为志愿者,承担起一个向善的任务时,你就要担负起责任,对他人某个生命阶段负责,甚至对他人的生命负责。因此,你就要有更充分的准备,要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动导师之一、上海市浦东新区社会工作协会副秘书长胡如意表示。

“‘志愿心·益路扬帆’是一个比较具有首创性的项目,它能够在全市的层面动员学生参与公益,又动员到来自企业的、学校的专业志愿者以及社区工作者等等,说明它的资源是不可小觑的。”胡如意表示,大赛的开展形式也富有青年特色,“用组队的方式开展服务,并且搭配一些挑战的目标,是十分有意思的方法。另外,用大赛的方式当做抓手、进行鼓励,用网上提交、网上讨论等科技方式开展项目,同样符合青少年需求。”

进行志愿服务,不仅要有心,还要有力,胡如意表示,“成为志愿者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但同时它也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其中必须包括两个元素,那就是爱心与相应的能力。有的孩子有心,但欠缺能力,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导师来给孩子们提供技术支持、信息支持等,要让他们更加有能力去做好一名志愿者。”

作为导师团队的一员,胡如意参与了线上项目评选工作,并为培训提供设想方案,同时负责组织、带领学生,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搭建学生与社区之间的平台。“我初审时看到过几个比较有创意的项目,但它们可能也只是学生的灵光乍现,如果项目只停留在设想,而没有付诸实际的操作,使之成为一个令大家兴奋的点,那就说明它仍然需要导师的陪伴指导。”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胡如意与志愿服务结缘已久。除了日常为全职社会工作者提供会员服务、能力建设、第三方评估等,她还曾在社区从事青少年个案工作,进行家庭探访、一对一辅导等。

虽然与此次活动中的孩子们年龄相仿,但胡如意在社区中的辅导工作似乎更为特殊,对于社区里有特殊情况的失学、无业青少年,她表示,“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他人眼中的‘坏小孩’也有自己的特别之处。在一些项目中,我们会推动他们成为社区志愿者,为阳光之家的残障儿童提供志愿服务,教孩子们做手工、跳舞等等,培养他们成为向善的人物,这也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

针对青少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前景发展,胡如意也有自己的看法,“学生投入公益要被家庭所认可、被学校所认可,还得被政府认可,所以接下来我还会支持一些政策上的倡导,比如说倡导在教委的一些文件中写入意见,把已经在做的志愿服务纳入学生整体评价考核之中,使其能够更大程度支持孩子们的志愿工作,同时也希望全社会成为助推青少年志愿服务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