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出海”,接地气也要有创意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一部好的动画片不仅具有无限的创意,而且寓教于乐,传播情感的温度。这一切实现起来很考研功力。昨天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围绕动画产业发展趋势展开了“动画产业新透视:创意、内容与传播”论坛。论坛邀请动画平台运营者和动画全产业链创作者进行主题演讲和话题讨论,旨在促进欧美与亚太地区动画从项目开发到传播推广上的经验交流。

创意不设限传播与众不同的动画片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调控下,中国动画产业不断“去产能”,国产动画的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与国外成熟的电视动画产业相比,国产动画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中国动画编剧、第24届白玉兰奖动画评委马华先生表示中国动画虽然在技术层面已经获得提升,但是中国动画仍然相对缺乏创意,容易在剧本上出问题。中国动画需要好的创意,而好的创意的产生需要好的辨别创意的方法和执行创意的能力。

这就对中国动画的创意工作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马华说,首先,动画片需要是与众不同的,不应该被各种过去所学的包袱拖累。比如《功夫熊猫》用的都是中国元素但是却不是中国生产的,为什么中国的创意工作者没有想到这样的创意而国外创作者想到了?因为中国人的固定思维是熊猫很可爱,很胖,很慵懒,它学功夫好像有点怪怪的,这点上恰恰是跳出一个常规的思维,往往是寻找到某个突破口的一个很重要的点。

寓教于乐传播有情感温度的动画片

究竟什么是好的儿童动画片?英国动画制作人、独立动画咨询师,第24届白玉兰奖动画评委凯·本博认为,儿童动画片应该寓教于乐,不仅仅是孩子可以受益,家长也可以。

本博表示,他们会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来进行动画片的制作。比如他们以前会把芭蕾舞跟舞蹈以及儿童相结合专门做了相关的这样的一些内容,而且他们也很注意挖掘古典文学,像莎士比亚戏剧的作品他们就进行了改编,制作出适合儿童观看的内容,让儿童很小的时候就可以接触到经典,接触到文学和戏剧。另外他们还有受委托制作的内容,包括在英国的其他的平台委托做的儿童片,或者BBC委托他们做的儿童片,这样的素材他们需要跟委托方进行很好的磋商、选题,能够保证这些片子不光是给英国儿童看的,也是给全世界儿童看的,这点很重要。

本博认为,一部优秀的动画片应该教育孩子跟上社会的变化成为优秀的公民,用积极有真实感的人物,传递他们的教育,兼具娱乐性、教育性。

动画“出海”开拓全新的国际市场

这几年,中国的动画“走出去”也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一些动画输出到国外,但总体来说数量并不多。最近在中国特别火的《小猪佩奇》是来自英国的。本博说,出现像《小猪佩奇》这样的爆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剧中人物都有非常强的性格,而且猪妈妈的角色的塑造非常成功,特别是用心的,剧本里面,包括性格塑造是非常用心的。除了孩子爱看,父母也非常爱看,对育儿也能学到很多东西,父母也经常交流这个动画片,所以很多频道都在播这个动画片。

本博认为,动画片要国际化,联合制作这一点是很重要的。马华则认为,动画片国际化,首先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故事。“我们怎么样编出故事,让国外的人体会我们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共通的。”这就要求不能太固步自封。“人家很自由很放松地拿我们的‘功夫+熊猫’这么玩的时候,我们为什么玩不起来?他们没有任何包袱,我们学习的所有东西都会成为我们的包袱,这点上我们要学会重新看待我们原来的传统,很多传统需要用今天的角度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