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理工一学院76位导师为学生送去定制版手写寄语暖透心扉

“最后一课”激励学生永远前行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董真 刘芯雨

    学生展示贺卡。受访者供图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昨天,上海理工大学举行2018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为了给这个美丽的季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毕业生们送上一份温情的礼物,上理工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老师们可谓用心良苦。76位导师为学生送去定制版手写寄语,暖透了学生们的心扉。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董真 刘芯雨

在校园景色手绘明信片上亲笔书写下毕业寄语

毕业,是莘莘学子校园时光的尾声,可它同时也展开了更为广阔的逐梦篇章。由校园踏上社会,这样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是漫漫人生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从今年3月开始,上理工能动学院就启动了“难忘上理”为主题的导师寄语活动,76位导师在学院精心挑选的上理景色手绘明信片上,为241位毕业生亲笔书写下了毕业寄语,而这些导师中不乏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百人计划”获得者。

“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中发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为建设美丽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感谢你用最青春的年华与我们同行,请记住人生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Please visit USST when possible, we will always be your supports or resources.(常回母校看看,老师同学们与上海理工大学永远是你们的资源与坚强的后盾。)” ……一张张写满希冀的明信片,满载着导师们的良苦用心,字里行间皆传递出导师们的殷殷期盼。

其实,严谨的态度也在写寄语的过程中体现。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平整整练习了两页纸,才最终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写下:“乐观进取,追求完美!聚焦目标,全力以赴!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在他看来,送给学生的32个字,其实正是自己一直遵循的人生信条,“借此机会,送给即将毕业的青年人,希望对他们将来做人、做事、做学问都有所勉励。”

看见寄语回忆浮现带着初心永远行动永远前行

当看到林宗虎院士的寄语明信片时,在上理的美好求学岁月再次浮现在工程热物理方向博士毕业生刘婧楠眼前。

“当我把第一篇小论文交给我的导师林宗虎院士时,他提醒我,‘设计实验模块要注意加工的便捷,新产品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它的经济性,在设计科学和运行可靠的前提下,成本太高仍不具有推广价值,能耗太大会浪费资源。此外,不能用实验室的数据规范生产,而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这样的一席话影响了我的整个科研生涯。”从那时起,刘婧楠在研究、做设计的时候都会注重考虑可行性和经济性,也正因为这样,她的大多数研究成果都能得到应用,给企业带来切实的效益,并以学生身份获得教育部科技奖的殊荣。

“毕业后,我们更要将这样的科研态度坚持下去,正如林老师的寄语那样,我们要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中发扬伟大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为建设美丽富强的祖国而努力奋斗。”刘婧楠感言道。

林宗虎院士对此说:“作为老一辈的科学家,深知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青年一代,借学院开展导师寄语活动,把自己对青年人的期望寄托在卡片的方寸之间,希望自己的片言只语,能传达给青年学生责任和使命。”

而在看了自己导师亲笔写下的明信片后,毕业生王晓明感慨地说:“在传热学中,物体的换热与位置有关,水平放置的柱体一般比竖直放置的柱体散热强。所以我的导师杨茉教授常常会说‘躺着比站着冷’。而我们深知,导师讲的这句话不仅仅是传热学现象,更是希望我们要站直科研的身板,永远行动,永远前行。”

“看到老师们的寄语,这段在上理的美好求学岁月再次浮现眼前。当我们的学习、科研遇到困难和失败的时候,老师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指导我们、鼓励我们,也正是在这样不厌其烦的耐心指导与鼓励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培养了坚忍不拔的学习毅力和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我想说一声,恩师们,谢谢你们的付出!今日我以上理为骄傲,明朝上理以我为自豪!”2018届硕士毕业生孔昭文感言道。

营造温馨毕业季为学生们上好“最后一课”

暖心举措缘于平日里对细节的上心。“在毕业生离校协调会上,学校领导的一席话让我感触很深,‘从上理毕业的学生们,对学校和老师来说,都是这个大家庭的孩子。现在他们长大成人,将要走上社会,在送他们走出校门时,家长一样的老师们该说点什么。’这句话给了我们启发,毕业季需要更多的温度,很多硕士、博士毕业生在这里生活学习了3年、7年,甚至10年,师生之间感情非常深厚,他们需要一个表达的平台,更需要一个感恩的机会。”上理工能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海燕说道。

据介绍,基于这样的初衷,除了导师贺卡寄语之外,学院还开展了一系列毕业季活动,包括最美毕业照评比、毕业生党员党性教育和职场伦理教育、“老师,我想对您说”录音征集以及再参观一次校史馆等,通过精心策划,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毕业季氛围,为学生们上好“最后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