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喝过“洋墨水”收入基本差一倍

代表为“土”人才建言,呼吁改善本土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青年报特派记者 刘晶晶北京摄影报道

    王建宇代表。

本土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成果日益显著,面对的竞争环境和“洋”人才相比却不太公平。在此次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分党组书记,中国科学院沪区党委书记,上海市科协副主席(兼),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多次呼吁,要给予本土高层次科技人才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青年报特派记者 刘晶晶北京摄影报道

本土科技人才作用日益凸显

王建宇代表告诉记者,目前,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队伍,科技人员数量已经超过7000万。在如此庞大数量的科研人员中,本土科技人才占绝大多数,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本土科技人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发挥的主力军作用也与日俱增。他介绍说,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的“墨子号”核心研制队伍中,除了首席科学家以外,全是“土”博士;世界上首次用体细胞成功克隆出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中、华华”的两位中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年研究员孙强和青年博士后刘真,都是从未喝过“洋墨水”的本土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承担北斗导航系列卫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量子通信卫星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近600名科研人员中,具有国家、省部级人才头衔的仅3人,具有海外学历与资历的仅20人,占比0.3%,99.5%以上的工作人员无人才头衔无海外经历。

“可见,我国本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与专业水平已经与当前的科研形势与需求相匹配,并日益发挥关键突出作用。”他说。

海外镀了金收入基本差一倍

但在王建宇代表看来,本土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成果日益显著,面对的竞争环境却不太公平。

比方说,“洋”人才申报人才头衔(计划)的机会更多。“中组部和各地的‘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计划专门针对‘洋’人才而设立。除此以外,‘洋’人才还可以与本土科技人才同步竞争中组部‘万人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委中杰青和优青、教育长江学者等主要人才计划。”王建宇说,人才引进计划也较为“重经历、轻能力”,人才引进计划设置的“海外学历、经历、职务”等硬性条件的门槛并不高,却对申请对象的实际科研能力“无法考核”或“不予考核”。

海外人才相比本土科技人才,人才引进类项目的科研启动经费基本翻一倍。比如,“青千”在上海的科研启动经费约400-500万,而“优青”科研启动经费约150万。“洋”人才评、聘起点也比本土人才更高,待遇更好。“据了解,在普通科研院所,同年龄同经历人员相比,有海外经历的比本土人才至少早3年被评为研究员。而研制‘墨子’号的本土科研骨干,因职数等限制评聘研究员连续两年受阻。”

在待遇方面,“洋”人才待遇也普遍好于本土人才。王建宇介绍,像一些引进人才的起薪就可以达到年收入50万以上。而类似于克隆出非人灵长类动物“中中、华华”的科学家,年收入也没有这么高。而一些承担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年轻科研骨干、博士后等,年收入约为20万。有无海外“镀金”经历,两者收入基本相差一倍。

建议改善本土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王建宇代表表示,海外人才的引进对我国科技的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不能削弱,还应继续加强。但在破解本土科技人才竞争环境问题上,也应有专门的解决办法。

他建议,要为优秀的本土人才设计“专门”的激励通道,打造更具公平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环境。“目前对海外的人才,国家出台了大量的计划和政策,而对本土人才很少有此类计划,希望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本土优秀人才设计”专门“的激励通道,打造更具公平竞争力的人才培养环境。”

在人才政策方面,也可以由“引进人才为主”逐渐向“引进、培养并重”转变。王建宇表示,对于我国庞大的科研系统来说,“外部引进”只能是一种周期短,见效快的“输血”行为,而“内部培养”则是强身健体的“自我造血”。

他还建议,要破除“洋”和“土”壁垒,以能力评价为导向,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他认为,在人才选拔上,要不惟“出身”,逐渐弱化个人的身份标签,实现“不唯虚名,只唯能力”的务实标准,把激励政策向创造的成果倾斜,创造出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