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高校内外的冰火两重天

    公益伞项目团队都在探索跨校区租借,以及布置更多伞点,让师生使用起来更便捷。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天有不测风云,下雨时没有带伞的市民,可以借一把共享雨伞,回到目的地,避免淋湿。近期,各类共享雨伞项目的出现,虽然能为市民提供便利,但部分项目的草草收场却令它们遭受质疑。与此同时,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同类项目在高校中很是火爆,而且近乎封闭的使用环境、完善的借还程序以及人性化的运营机制令这一便民服务项目得以持续生长。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陆安怡

尴尬境况

共享雨伞成潮流却频频草草收场

共享单车的风靡掀起了一股共享浪潮,市面上涌现出了各种共享项目。近期,共享雨伞非常火爆,各地出现了多家从事此类项目的运营方。甚至还有前瞻研究院发布的《共享雨伞市场研究报告》也为该领域“背书”,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为130万人,预计到2017年中国共享雨伞用户规模将突破400万,增长率为269.2%。

共享雨伞获得“叫好”的同时,在各地的实际表现却差强人意,不仅受到天气局限,使用率不稳定,还频频丢失雨伞,难以实现循环流动。

一家共享雨伞运营方在上海前后投放了200把免押金、不收费、不设密码的“三无”雨伞,结果大量雨伞遗失。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今年6月14日,3万把共享雨伞被投放在南昌的地铁口、公交站台、通道以及街道护栏,但半个月后,共享雨伞在南昌各个投放点均消失不见。

此外,据了解,合肥的爱心雨伞早在2014年就已出现,市民可于设在合肥市区的发放点随取随还,免费使用。可当初由于无需缴纳押金或留下使用者信息,所以当年投放的1100把雨伞中,仅有约10把归还。

困难重重

高流失率、低流转率,借还不便违背“初心”

一个项目的成功需要面面俱到,然而也许某一个方面的不足就会导致满盘皆输。那么共享雨伞领域就存在着不少“雷区”,稍微踏错就会导致失败。一家共享雨伞的创始人表示,在运营的半年时间,通过后台数据及其他共享项目的用户需求特点发现,刚性需求低、流转率低及场景制约、人为损害率高等等都是影响共享雨伞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海大学学生会权益部杨同学负责校内的“公益伞”项目,他们调研发现,社会上共享雨伞项目失败的原因之一是雨伞的高流失率令运营方无法承受损失,最终导致项目难以为继,他们认为项目需要以完善且具有公信力的制度维持运作。

而造成高流失率的是人们对诚信和契约精神的缺失。同样在校内负责“公益伞”项目的张航,是同济大学学生会权益保障与生活福利部部长,他认为一些同类项目的不了了之是因为社会上存在诚信缺失问题,而且很多项目缺少专人管理。

还有的项目虽然设置了押金,但雨伞依旧遭遇难以流通的窘境,对此有网友表示这相当于用押金买伞,完成了雨伞营销。

谈及这一情形,在上海部分地铁站内投放共享雨伞的项目相关负责人梁润告诉青年报记者,在项目实施中,的确有用户选择直接购买雨伞,而不愿意参与借还,这违背了共享的初心。实际上,项目押金低于雨伞成本价,如果大量市民选择购买,不仅减少了流通率,还会造成项目亏损。

此外,有的项目借还点少,甚至需要原地借还,造成了市民还伞不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还伞的积极性。还有些高档商场虽然设有爱心伞类项目,但需要收取高额押金,这样很多人宁愿在地铁口用更低的费用临时买伞,也不会选择借用。

高校另试

运转顺畅 平均每月有100把伞借出

虽然共享雨伞项目尚且属于新生事物,难料成败。不过高校作为青春潮流的汇聚之地,这股风潮早已吹进校园,如今沪上多家高校都设有这类项目,作为服务性质公益项目受到师生欢迎。

“真是太棒啦”,“好幸福,感受到了暖暖爱意。”这是同济大学学生在社交网络上发表的有关公益伞项目的留言。早在2011年,同济大学学生会权益保障与生活福利部就开始策划这一项目,并于2014年正式运行至今。

张航介绍说,如今公益伞项目已经步入正轨,共有100多把公益伞正常投入使用,2016年累计借出1200多次,2017年到现在累计借出800多次,平均每月有100把公益伞借出。“一方面解决老师和同学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用人性化关怀向大家传递公益温暖,共同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近期,上海大学学生会权益部也推出了公益伞项目,正处于试运营阶段。“这一项目为解决师生需求而设立。”杨同学介绍说,有名同学在去年学代会上提出:上海天气变化异常,校内伞具经常发生丢失、拿错的现象,给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还容易导致淋雨生病。而且同学们在教室遇到突然下雨的情况,不是淋雨就是被困在原地。

此外,学生会权益部旨在保障学生权益,设有维权通道,有同学向权益部提出疑问:为何学校里只剩爱心伞架,却不见雨伞?为此,权益部开始了解并设法解决这一问题。原来过去学校公益社团曾运行过爱心伞项目,他们的初衷很美好,但因为缺少运营维护机制,有借无还等问题,许多雨伞“下落不明”,空留伞架在原地。

于是他们萌生了创立“公益伞”项目的想法,在调研了其他高校类似项目后发现,他们发现有的高校在赞助商支持下,拥有充足数量的雨伞,不过运行机制有些简单,缺少约束方式。为了规范公益伞的借还体系,让项目长久运营下去,他们主动与企业取得联系,参与使用信用借还机制,推行公益伞项目。

“我在自习室,没有带伞,快拿伞救我!”杨同学笑言,从前遇到突然下雨的情况,同学会发消息向朋友“求救”,现在他们会来借公益伞“自救”。许慧妍和崔佳隆是上海大学慈善爱心屋义工队成员,他们在值班时提供爱心伞的借还服务,他们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下雨,有些同学来借伞,借到伞后都挺高兴的,使用者的总体反馈不错。

“逆转”原因

使用范围相对固定 设有稳定管理机制

与社会上不少共享雨伞项目以失败告终不同,校园内的公益伞项目发展势态稳定,大多仅在校园内使用,足够“小而美”。

张航认为,校园是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环境,人员较为构成简单,易于项目管理,而且师生具备良好素养,不会故意破坏雨伞。

此外,持续运作三年来,同济大学公益伞项目还积累了不少经验。张航分享道,“我们的借伞点有专人管理,不仅如此,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小程序,用户在‘同济权益’的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借还伞登记后,我们就能了解雨伞的具体去向,便于管理。”

他介绍说:“雨伞的出借期为三天,如果对方两周后不归还雨伞,那我们就会打电话或发短信通知,超过三周还不归还者则会被拉入黑名单,无法继续使用。”这也对同学起到了一定约束作用。而且借还非常方便,借还点已经覆盖了教学区域、图书馆等地方。“使用雨伞完全免费,而且借还方便,老师和同学何乐而不为呢?”

为了不断完善项目,自启动以来,部门成员一直在“同济权益”的公众平台上收集广大师生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并依此对公益伞系统进行改进,满足大家的切实需求。同样,据杨同学透露,本学期结束时,权益部成员将进行项目调研,进一步完善项目。

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作为学生会的权益保障类部门,成员们对于项目都有着高度的热情和责任感。

在“造血”功能方面,同济大学的公益伞项目依靠企业赞助,而上海大学的项目目前则由学校负担第一批伞具的资金。杨同学表示,将来他们也会考虑寻找企业赞助的方式,实现自我造血,维持项目运营。

目前,同济大学和上海大学高校的公益伞项目团队都在探索跨校区租借,以及布置更多伞点,让师生使用起来更便捷。

■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