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画作屡现“一幅画就是一面墙”

展馆多佳作少 不“填墙面”怎么办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作品的感染力不在大小,而在内涵。

进入秋季,也就到了展览丰盛的时节。基本上每天每个地方都在举行各种艺术展览,一派文艺繁荣的景象。不过青年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个现象:那些在墙上展览的画作是越画越大,“一幅画就是一面墙”的情况比比皆是,好像那些小画是根本没有地位的。而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可能更耐人寻味。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画作尺幅与价格成正比

在一家新艺术馆里,一面墙上挂了一张画作,长有五六米,高有两三米,是那种“肆意挥洒”的抽象画。看了这画的很多人其实都在议论一个问题:画家要做抽象艺术,完全可以在小一点的尺幅上“肆意挥洒”,而没有必要搞得像现在这样庞大夸张。

但是在画家那里,画作的大小就有很大区别了。一位策展人告诉青年报记者,那张“肆意挥洒”的抽象画已经被订购了,因为尺幅大,卖了好几十万元。了解艺术行情的人明白,现在论一幅画的价格,除了与画家名气、品质有关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参数就是“尺幅”。对于那些名家而言,他们的作品其实都是论尺幅来卖的。一平方尺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这样一来,因为画作大小与价格成正比,画得越大价格也就越高,所以都往大里画。

在过去也有这样的情况。齐白石画虾,据说也是论只来卖的,一只虾多少钱,买家如果想要多画一只,那就多加一点钱。不过齐白石毕竟是大师,即便是多画了几只虾,也浑然一体,并不突兀生硬,让人感觉到好像本来就应该画这么几只虾。但是现在不同了,有的画家想画大,却没有那么多素材可以使用,而为了撑画面,有时凭空多出一片草地,如果一片草地还不够,那就再画一片河滩,上面加几棵枯树。如果还不够,那就把河滩画得长一些,不至于留白太多。难怪有人看了这样的鸿篇巨制惊叹:“这不是在抢钱吗?”

展览空间与佳作数量不均衡

虽然的确存在有画家为了收益,而故意将画作画成鸿篇巨制的情况,但其实对于大多数画家而言,他们还是把艺术看得很严肃,不会那么随便“撑场面”。据青年报记者了解,这里面可能更多地来自于展览空间的压力。随着艺术的普及,现在造了很多美术馆和艺术馆。这些展览空间都是需要画作来进行支撑的,但问题是并没有那么多优秀画作。就说那些经典的鸿篇巨制,比如《开路先锋》、《占领总统府》、《黄河颂》等,总共也就是那么几件,而且都藏于各大著名艺术机构,平时都不太亮相,更不要说会随便借展。于是,这可把那些新美术馆和艺术馆急坏了,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不久前,青年报记者参观了一家新的民营美术馆。美术馆的老板是一个圈外人,对艺术涉足有限。他们的做法是把几千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分派给几个画家,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当然也可以画新作,但是因为小作品占领墙面的速度比较慢,所以新作最好是“往大里画”,越大越好。所以让观众感到惊奇的是,这家美术馆里都是巨幅作品,一件比一件大。展馆倒是撑满了,但是也没看到几件作品。

巨幅画作成了硕大展览空间的“填充物”,成为避免“开天窗”的权宜之举,这就是现在很多美术馆和艺术馆的现实。曾经有一位青年画家对记者说,其实他也本不想画那么大,也知道黄宾虹这类文人小画的妙处,但是画大作是应命之作,美术馆负责人总是说“这一面墙就给你了”,这样想不画大也不行。

这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问题其实非常严峻。那就是佳作数量与展览空间之间的不均衡。说白了就是展览空间太多,而展品太少,佳作更少,所以才出现了那种“往大里画”,撑场面的事情。现在这类情况非常普遍,往往是硬件造了一个又一个,一个比一个奢华,数量上绰绰有余,但就是软件跟不上。其实在建设硬件之前,就应该想清楚如何解决软件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好,那必然会出现把画作撑大,“打肿脸充胖子”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