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政民法泰斗傅鼎生教授长辞,师生深情追忆

“您是天上的星星,现在回去了”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低调和热情是同学们对傅鼎生教授的最深印象。校方供图

本报讯 作为我国民法学泰斗之一,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傅鼎生教授,在与病魔抗争了一年零四个月后身体状况恶化,于8月3日7时25分在瑞金医院与世长辞,结束了他治学为师的64岁人生。其遗体告别仪式昨天上午在龙华殡仪馆举行。众多师生自发前往,表达对先生的敬仰和悼念。通过大家的追思,一位心怀社会责任、勤奋治学的法学家、为学生开蒙启志的真诚良师清晰可见。

推崇学生们从民法当中学做人

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傅鼎生教授就考取了西南政法大学,他常说:“当时我国民事制度还不完善,没有现成的立法,我们只能学习民事政策。”他是西政黄金一代的代表,和现任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法官周强、李少平等是同班同学。

在民法领域30余年教学和研究中,他推崇学生们从民法当中学做人,真正把民法的精神融进生命中。“在待人接物上更是处处为他人设想,真正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风貌。在学校的口碑之好,有目共睹。”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驰说。

傅鼎生教授一直推崇,一个出色的法学家必须掌握3种语言,一是纯学术的研究;二是面对政府的政策建议;三是面对媒体大众的声音。对于一个民法学家所肩负的社会任务。对此,他曾总结为8个字: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生活中,也常有素不相识的市民群众在遇到法律上的困难时上门求助,傅鼎生教授从来都是耐心接待解答甚至出庭诉讼,对市民群众从来分文不取。

在张驰看来,“在现阶段法律作为工具的实用理性与民法承载的普适规范指引价值之间,能施加妥适平衡,并甘愿花费精力,说出官方能接受、媒体能听懂话的人寥寥无几,而傅教授便是其中之一。”正是傅鼎生教授时常面对媒体大众发声,他也是许多媒体记者的好朋友、好老师。

连续13年被评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

“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司法部直属高校先进教师奖”“优秀教育成果上海市二等奖(5人集体奖)”“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在生前,作为国内民法学泰斗,傅鼎生教授得过许多奖项和头衔, 但要论最看重哪个,非学生们投票投出来的“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莫属。

他曾连续13年被华东政法大学学生评选为“我心目中的最佳教师”。每年评选时候,他都是高票荣膺,但在领奖时,他会幽默地表示自己“心动过速,血压高升。”傅鼎生教授曾说,“金奖、银奖均不如学生的‘最佳教师’奖,因为这来自学生无记名评价,它蕴含着民主、自由、平等,以及智慧、公平、真实,深情、爱戴、崇敬,纯情、淳朴、无功利。”在傅鼎生教授眼中,这是学生给予他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

在华政,傅鼎生教授的课总是一座难求,学生们经常会席地而坐来“蹭课”。他也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低调和热情是同学们对他的最大印象。只要学生有问题,不管是当面提问,还是邮件短信提问,傅鼎生教授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去年4月,傅鼎生教授刚查出来胰腺癌二期,在医院看到了学生前一天发过来的提问短信,即使那是在进手术室的前一刻,他还坚持给该同学进行了回复。

回忆起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音容犹在。华政2016届民商法学博士唐豪臻是傅鼎生教授带的最后一个博士生。他记得,那时候邹碧华老师出事以后,傅老师主动联系了他,表示会帮助他继续学业,完成论文,而唐豪臻知道那个时候傅老师其实已经退休,心中感动更是无以复加。

“刑有刘宪权,民有傅鼎生。一朝有,一直有!”“先生之道德文章,必著在简册,昭如日星。”“傅老师是我的第一个民法老师,也是我最喜爱的民法老师,他教的民法课通俗易懂又有趣,虽然他给我们上过几节课就因病而离职,然而一提起民法老师,就会对他念念不忘。感谢傅老师,一路走好!”……这样的留言与追思,这几天一度刷屏华政人和法学人的朋友圈。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