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港桥完成最后一块梁体吊装

徐汇滨江最大“断点”被打通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继外白渡桥、南浦大桥之后,上海市中心城区又将有一座外形优美,可供市民漫步欣赏风景的桥梁啦。记者昨天从隧道股份路桥集团获悉,由该公司承建的春申港桥完成最后一块梁体的吊装,主体结构全线贯通,优美的“鱼眼”造型已初露端倪。这也意味着徐汇滨江贯通的最大“断点”被打通。

据介绍,春申港桥总长190米,宽33.5米,最大跨度58米,设有双向四车道、人行道和预留有轨电车道。考虑到周边人文景观因素,隧道股份路桥集团把桥梁建造为三角形桁架结构,降低对周遭建筑的遮挡。春申港桥外观简约、结构轻巧,恰似一双净透鱼目守望黄浦江。并与江畔亲水平台相得益彰,为沿江社区街道景观增光溢彩的同时,树立了别致的江畔新地标。

然而,时尚简约的外形、清新脱俗的气质,春申港桥看似没“心机”,实则大繁若简,心思奇巧,简洁却不简单。从位置上看,春申港桥的主桥墩架设在上中路隧道附近,最近的一根桩距离隧道仅8.4米。为了对上中路隧道进行保护,路桥集团建设者运用钻孔灌注桩技术,合理衔接各道工序,将桩基对隧道的影响降至最低。作为上中路隧道的运营管理方,隧道股份市政养护、路桥集团在上中路隧道布置上百个监测点,进行加密监测,保证其安全运营。

此外,春申港桥共有主分段32件,最大构件重量约230吨。同样出于对上中路隧道的保护,考虑到隧道对路面承载力有限无法按常规汽车吊进行施工,项目团队利用潮水涨落,采用500吨汽车吊和350吨浮吊相互配合,根据施工环境的变化灵活使用单独吊装或双机抬吊的方法进行钢结构吊装,整个施工过程中上中路隧道监测无一次报警,施工控制堪称完美。

目前,初现雏形的春申港桥与徐浦大桥遥江相望,作为整个贯通工程的一部分,它的贯通将分流龙吴路交通,也为黄浦江畔新添了一张自然人文风景明信片。届时,无论开着车或者漫步在桥上都可将两侧风光尽收眼底。

[相关]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工程获金奖

记者昨天从市绿化市容局获悉,经上海市水利工程金奖评审委员会审定并公示,由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负责建设的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与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日前被评为2016年上海市水利工程金奖。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是针对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与扩张的态势,主动采取生态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途径,有效地控制互花米草生长扩张并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鸟类种群数量,改善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质量的重要举措,涉及水利工程、生态修复、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系国内首例。

工程自2013年实施以来,经过近5年的奋战,项目已建成26.9公里长的围堤,4座涵闸和1座崇明最大的出水闸--东旺沙水闸,开挖近百公里的各类河道、潮沟,灭除了近2万亩的互花米草,营建了3万多亩的优质、稳定、可持续管理的水鸟栖息地,恢复了3000多亩的土著物种海三棱藨草、海水稻等,修复生境单元20个,构建了鸻鹬类、雁鸭类、鹤类三类水鸟的主栖息地,相互连通的骨干水系,营造形成的生境岛屿、漫滩、开阔水域、盐沼、沙洲、水稻田等多样化生境,为迁徙过境的鸻鹬类和越冬的雁鸭类等水鸟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2016年冬天,项目区域修复后的湿地生境面貌初步呈现,迁徙鸟类选择集中栖息的效果也已开始显现,前来东滩过境停歇或越冬的水鸟种群和数量大幅增加,东滩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面貌得到大大改善。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