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预测”到今年高考作文题目?

延续思辨特色 避开所有套题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每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都是“刷屏”的热门话题。昨天11点30分,随着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2017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也正式揭晓: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 

对于这个题目,不少走出考场的考生坦言“没想到”。而多位点评老师也一致认为,上海秋考作文题目整体上大气、温和,富有理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在延续往年的风格上又有新的变化。

昨天11点25分,距离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还有5分钟,在徐汇中学门口等候的不少家长谈论起了高考作文。“不知道今年的题目好不好写,每年这个作文题目总归是最受关注的。”一位家长说道。“再过几分钟就知道了,等孩子出来也不要再去问他了,要考一门忘一门。”另一位家长插话说。

11点30分,随着考试结束,各地的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家长们都飞快地“刷”着手机。“北京的(作文题目)出来了,是‘说纽带’,这个可以和一带一路联系起来嘛!”有家长笑着说道。“上海的也出来了,是‘预测’,这个题目好像也还可以。”家长们一边讨论一边向学校门口张望自家的孩子。

和家长一样,很多考生走出考场后谈论的话题也是作文题目。“这个作文题目我真的是没有想到。”一名考生见到妈妈后说道。“你‘预测’了什么?”“这个题目我确实没预测到啊!”几个考生互相开着玩笑。一位上海中学的考生也坦言,这个作文题出乎自己意料,“但写起来也还可以。”

[专家点评]

为考生提供想象思辨空间

作文题目公布后,市教育考试院随即邀请了多位专家对作文题目进行了评析。点评老师一致认为,上海秋考作文题目整体上大气、温和,富有理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在延续往年的风格上又有新的变化。

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老师认为,今年的作文题延续了近几年上海作文题的“思辨特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黄荣华表示,这个题目可以从四个角度去写,一是从接受预测的角度,万物都有息息相关的关联性,对这种关联性的认识、把握越大,预测的成功率就越大,可以写研判时代风云,做时代的弄潮儿,把自己跟生活联系在一起。二是从不接受预测的角度,预测本质上又是不可预测的,因为不可能100%把握事物的关联性,所以预测其实是不可控的,“美国大选时的预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是将两者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述人事与天命的关系。“就像欧阳修《伶官传序》说的‘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而第四个角度,就是接不接受预测都无所谓,自己有主见、定力,按自己的节奏、步骤去把事情做好,对预测不感兴趣,“这也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很多人都喜欢猜测语文作文题,没想到这次作文就是以“预测”为题,完美地避开了所有套题,这是出题者的高明之处。”杨浦高级中学王伟老师认为,题目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心理,面对高考这样一个人生道路的重要路口,每个学生都经历过这样的心理过程——既想预测未来又害怕预知未来,而材料中的“生活充满变数”这句话又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他认为作文题目越来越注重能力、素养和积累的考查,在当前高考作文阅卷和评价体系下,找套路是不灵的,要善于对日常生活做文化和哲学的思考,认真思考生活的内涵,发掘生命的价值。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晓苏在浏览了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后表示, 他认为今年最好的作文题当属上海卷。“上海的作文题,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上海多年以来的开放、大气与时尚,‘预测’这一关键词的捕捉与确定,足以看出上海命题专家的时代眼光、哲学底蕴和文学功力。它给考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思辨空间与言说空间。能遇上这样的好题目,是考生的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