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实用性的阅读”依然是童书阅读的主流

郦亮

六一儿童节将至,各大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也纷纷出炉。不过这些报告无不都在显示,“实用性的阅读”依然是儿童阅读的主流,而且儿童似乎越来越没有时间读闲书。这使得业内的忧虑日益加深。

童书确实是已经成为中国最火爆的出版品种,这已经成为中国出版复苏和发展的希望所在。可是这不代表童书的一切都是非常健康的。这里说指的“童书阅读”不仅指儿童阅读,也包括和儿童有关的家长阅读。亚马逊中国昨天发布的童书报告显示,今年1月到4月,纸质少儿书销售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宝宝第一套好性格养成书:皮特猫(套装共6册)》、《我的第一本专注力训练书》和《夏洛的网》。此外,家庭教育类图书全面升温,销售前三名分别为《正面管教》、《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孩子你慢慢来》。

这一系列排行中,符合人们印象中真正“活泼的童书”标准的大概也就只有《夏洛的网》了,而且还是畅销了几十年的文学经典。其他都是清一色的“有用的书”,不是注重“性格养成”,就是关注“关注力训练”,或者就是“正面管教”。一副很严肃的样子,好像一笑出来就会受到处罚。这些书的热销也让人觉得中国的家长和孩子似乎都是早教班出来的,而那些进行儿童文学、科普、绘本、人文图书写作的人似乎都白忙了。

读书都是要“有用”的,读“无用之书”就是浪费时间——这种已经被证明是陈旧落伍的观念,没想到在儿童阅读领域还是很有市场,而且越是所谓重视教育的大城市,这种观念越是强烈。几天前,上海市妇联公布了他们请第三方机构所做的小学生阅读行为分析报告。这份数据涵盖近14万学生一年间阅读量的报告显示,上海小学生的阅读量不断提升,每人年均阅读书目已经达到15.32本。但是阅读数量提升的背后也有隐忧。在2000种最深学生欢迎的图书中,人文、科普、诗歌、戏剧等类型的书籍占比较少。而且就阅读的时间分布来看,发生在寒暑假的阅读行为仅占所有阅读行为的11%,周末的阅读行为仅有35%。这说明,上海的小学生在节假日和周末看“闲书”的机会还是少,更多的阅读发生在上课日,当然,上课日读的更多的是与学习有关的“有用的书”。

亚马逊中国发布的上海今年1月到4月少儿图书销售排行,也印证了上海儿童阅读的这一特点。前10名中属于“闲书”的大概只有《夏洛的网》、《大卫,不可以!》、《蒲蒲兰绘本馆:小熊宝宝绘本》、《唐诗三百首》和《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猜猜我有多爱你》。而且有的“闲书”还是属于由动画片带火的图书,是典型的跟风阅读。

应该说功利主义的阅读,已经跟风阅读,依然是现在中国儿童阅读的主流。这说明家长的阅读层次和品质依然是有待于提高的。一位童书界人士就曾经对青年报记者说,她很纳闷中国的家长在为孩子挑选童书的时候总是会为这书对孩子“有什么好处”,这个“好处”过去指学习成绩的提高,现在又增加了性格的培养、好习惯的养成,而最好是立竿见影。“我就在想,中国的家长怎么就这么直接,这么着急呢?其实他们的这些需求可能更多地隐藏在那些‘无用的童书’中,而且是日积月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