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石玉华:

以心理学为武器促进青年就业

青年报见习记者 赵颖欣

    同馨济慈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石玉华。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石玉华是同馨济慈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首任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2008年,她开始参与“青年助业直通车”项目至今,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取得了不错成绩。去年她成为了上海市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的一员,面对这一新身份,石玉华坦言这是一份荣誉,同时也意味着肩负的责任更大了,为此她将继续学习,让自己足够强大以担起这份重任。石玉华总说,学习是她不曾间断的坚持,“从业以来,我用跟工作等同的时间为自己充电,十几年如一日。”

青年报见习记者 赵颖欣

心理学是一门‘倾听’的艺术

作为一个“60后”,在石玉华上大学的年代,心理学尚是一门鲜为国人所知的学科领域,即便是报考了该专业的石玉华,彼时也是一知半解。

毕业后,石玉华留校教授心理学,然而即便是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她仍感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石玉华逐渐发现,心理学需要的是人生阅历,仅仅是看书、啃食理论知识,是不可能有所建树的。面对那些自己无法解决的专业问题,没有实践经验的石玉华备感压力,甚至对心理学产生了厌恶心理。

不过,在移民新西兰、孩子正值小学适龄时,石玉华决定重拾学业,遂走进新西兰的大学校园学习英语,并选修了几门心理学课程。与此同时,石玉华还参与到新西兰华人华侨机构的工作中,并运用心理学专业,为那些跟随子女移民至新西兰但沟通困难的中老年人做心理疏导工作。“老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关系问题、教育问题、适应环境问题,说实话我也没有给他们太多建议,只是倾听,结果我发现倾听本身就有很大的用处。心理学不是一门‘说’的艺术,而是一门‘倾听’的艺术,这就是心理咨询的魅力。让人们有地方发泄,从而整理自己。”也正是那个时候的经历,奠定了石玉华今后从事心理咨询的基础。

见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变革

可以说,石玉华是最早一批学习心理学专业的人。几十年来,心理学从无人知晓到应用在方方面面,石玉华见证了心理学在中国、在上海的发展和变革。

二十多年前,纵观全上海,仅上百位心理咨询师,而整个社会正处于愈发重视心理咨询的状态。“随着社会发展的节奏加快,我国几十年内完成了发达国家需要上百年才能达到的经济发展,节奏紧张后自然导致了很多人的不适应,从而催生焦虑情绪、强迫行为等,虽然不至于严重到影响工作生活,却让人很不舒适,这也令更多的人关注起了心理咨询。而且那时候,人们往往会觉得拥有心理问题是件丢人的事情,不愿跟人说。”

幸而,诸多专业人士、各界名人以及整个社会,为心理咨询行业带去了强大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开始直面心理问题,拨开云雾见光明。随着希望接触心理学的人逐年增加,对于师资的需求,也给了石玉华更多的机会。

2008年,彼时还未合并入黄浦区的卢湾区刚着手做“青年助业直通车”项目,借此机会,身为心理咨询师的石玉华首次接触就业促进工作,也让她意识到心理学在帮助青年就业上可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直到今天,石玉华依然在“青年助业直通车”中担当重要角色。

坚持参与“青年助业直通车”九年余

据记者了解,2008年-2016年间,黄浦区“青年助业直通车”共计完成职前培训4064例,其中成功就业的有3177人,助业率高达78.2%。在石玉华看来,大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个黄浦区职介中心就业促进工作者的努力,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件功德。

“每年,我都会把自己的时间首先留给这个项目。”有一次石玉华发了高烧,但是心系项目的她仍旧踉跄着步伐来到教室坚持上课。“当被学生发现自己生病之后,他们就悄悄地为我买了冰饮和水果放在讲台上,特别暖心。而且几乎每一次的课中和课后都会有学员来找我聊心得体会,很多人说一开始其实不想来参加,但是参加之后他们都觉得,幸好来了。”

石玉华曾为一位多年宅在家的长期失业青年作心理辅导,她问对方:你想找什么工作?结果对方给出的条件特别高,不论是对薪资的要求还是单位的位置所在或是办公环境,却唯独说不出,自己能做什么。“我当时幽默地回答对方说,哎呀有这么好的工作呀,如果你找到的话也给我推荐一下。调侃之下我是希望对方能够意识到,其自身是跟社会现实脱节的。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成长过程中的艰苦环境、受到的内部或外部的伤害、本人的过于敏感、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呵护等。他们往往把自己主动感受的能力弱化了,长大后既不会为自己负责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石玉华表示,像这样的群体,在“青年助业直通车”中占的比例非常大。“有的人在最开始上课时,会挑最后一排的位置坐下睡觉。但慢慢地,当他们感受到课程的内涵是真正对自己有用之后,就会直起身子,有所改变。”

逐步攻破心理障碍实现最终就业

在石玉华看来,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一份艰苦的工作,因为对象通常都是遇到困难的人群或家庭。如何给他们作心理疏导,除了教给对方技巧和知识以外,更关键的是引发他们内在的动力,这才是根本。

从心理学角度帮助青年就业,首先要让对方找到自己想过什么样的人生。“我一般会通过问问题,比如要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再由浅入深,问对方想做什么事、有什么感受、观点是什么,答案背后便是对方的个人期待,而比期待更为深层的是渴望,包括爱、与人交往、受人尊重等,继续深入下去则是‘我是’,即找到自我。”

第二步,是让青年了解成长的意义。“有些人可能到了六七十岁都还不知道成长究竟是什么。小孩子会说想要自由,这是成长的第一个标志。第二个标志则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比如选择读书还是工作。但有些家长却会走相反的路,他们会希望孩子做光鲜的职业完成家长自己的心愿,但不去考虑孩子是否有兴趣,最终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和发展。”

接着,利用“能量场的传递”,借助团体中同伴的影响、榜样的力量,将拥有同样境遇和困难的对象聚集在同一场地,请已经对未来有设想、有目标的学员,让他们分享出来,从而影响其他尚未发生改变的同伴,为他们做出积极正向的引导。“我不会让他们沉浸在自己创伤的回忆中,而是尽量正向引导,将曾经的痛苦转化为正能量。”

最后,便是让青年们学会压力管理和情绪管理,石玉华说,“指导结束时,我总会让学员给自己做出承诺,对未来的规划要具体落实在追求某个工作上,比如有人想当保安,有人想成为程序设计员。只有落实到实际行为上,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

在求职过程中挖掘自身渴望

在成为专家志愿团成员之后,石玉华表示她会继续付出自己的时间和努力。她希望能进一步带社会上更多有能力的人群帮助青年就业,让企业不应招聘全才而是合适岗位的人才,给更多的青年提供机会,“我一直相信,青年朋友只要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能增加信心改变自己。”

采访最后,石玉华从企业招聘和青年人就业心态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她的见解和想法。

“企业招人通常会偏重个人履历,例如重点大学、学位、专业等,但实际上除了个人的能力以外,他们还需要看求职者是否与公司团队内合作对象的性格脾气、工作方式相匹配,因为在工作中,团队的力量才是巨大的。所以HR除了要注重个人履历外,还要关注团队成员之间的性格匹配度以及合作。”

石玉华指出,有时候企业会过于注重履历,对学历、性别、年龄的要求甚高,但事实上有些岗位跟这些硬性规定没有太多关联,或许有的人在校期间连续四年一直在参加实习,反而经验丰富,却唯独没能达到工作四五年的上岗标准,就让他们失去了机会。对此石玉华认为,“现在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不低,在年轻人想要学习、进步的愿望很强烈的时候,他们的成长往往会很快,那么是不是这时给他们机会,对青年人的帮助会更大呢?”

此外,谈到当下的青年人就业心态,石玉华认为青年们不要给自己加设太多的限制,包括所学专业、择业条件要求等,首先给自己一个学习的机会。“学习不是说在学校上课,而是在岗位上工作,其本身就是学习,是对个人成长最大的帮助。”同时,青年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但如果不去尝试,是很难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的。

不过,石玉华也指出,兴趣固然重要,但是青年最好不要把兴趣作为择业的第一方向,“很多人不想找工作就借口说自己没找到感兴趣的工作,但同时又说不出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在哪里。事实上,兴趣正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被培养出来的。希望青年人能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意挖掘自身内在的渴望,以满足对人生的期待,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