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超九成市民对志愿者服务表示满意

信用鼓励机制最受志愿者青睐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制图 周培骏

昨天,市文明办、市志愿者协会、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和市统计局联合发布了2016年上海志愿服务发展新情况,调查显示,总体而言,2016年上海志愿服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超过半数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有需求的人”,超过九成的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表示满意。此外,“将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即信用鼓励”最受志愿者青睐。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他人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260万人,注册率达到9.43%,志愿服务组织数达到2.2万余个,志愿服务项目达到11万多个,上海目前已成立区和社区志愿服务中心231个,上海市志愿者协会直属志愿服务总队102支,市级志愿者服务基地114个。

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首要目的是“希望帮助有需求的人”,可见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主要是出于利他性。此外,18.4%的志愿者是由于“单位、学校或社区要求”,16.6%的志愿者是“希望增加社会阅历、丰富工作经历”,11.5%的志愿者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2.2%的志愿者是为了“消磨空余时间”。

在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间上,主要利用双休日及工余课余时间,其中,35.5%是利用双休日,31.4%是利用工余或课余时间,25.3%的志愿者表示“只要需要,任何时间都可以”,5.2%是利用节假日(包括寒暑假),还有2.6%是利用其他时间,包括工作时间等。

敬老、交通维护和环保是参与最多的志愿服务活动

2016年,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排在前三位的是敬老、交通维护和环保类,比例分别为31.1%、26.6%和19.5%。

从志愿者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的类别来看,排在首位的是便民服务类,比例达到40.1%;排在第二位的是治安维稳类,比例为35.7%;排在第三位的是文体宣传类,比例为30.8%;排在第四位的是扶贫帮困类,比例为30.6%;排在第五位的是调解维权类,比例为22.0%。相比之下,应急救援类所占的比例偏低,为9.0%,这一方面是因为应急类事件的发生比例较低,另一方面也与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要求更高,需要较强的专业背景相关。

调查显示,市民最希望接受的志愿服务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城市站点、敬老和医疗卫生,希望接受的比例分别为19.4%、16.4%和9.9%。在市民已经接受的志愿服务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城市站点、助医和交通维护,接受的比例分别34.9%、23.8%和22.2%。相比之下,市民对敬老和医疗卫生类志愿服务的需求高于实际接受的比例。

从市民已经接受和最希望接受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别来看,便民类服务所占的比例均为最高,都在40%以上,可见便民服务类是市民最迫切需求的志愿服务。在扶贫帮困类、治安维稳类和文体宣传类志愿服务上,市民已经接受的比例均高于希望接受的比例,可见市民的需求得到了较好的回应。

相比之下,在应急救援类和调解维权类志愿服务上,市民希望接受的比例要高于已经接受的比例,其中,市民最希望接受应急救援类志愿服务的比例为15.6%,高于8.3%已经接受的比例,最希望接受调解维权类的比例为10.8%,高于3.9%已经接受的比例,预示着市民对这两类志愿服务活动有更大的需求。

超过九成的志愿者会继续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调查显示,对于未来是否希望接受志愿服务,超过半数的市民表示希望,其中,26.9%的市民表示“很希望”,27.4%的市民表示“比较希望”,32.3%的市民表示“一般”,4.1%的市民表示“不太希望”,9.3%的市民表示“不希望”。总体而言,市民未来接受志愿服务的意愿相比2015年有所上升,说明市民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和期望值都较高。

对于未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94%以上的志愿者表示会继续参与,其中,28.1%的志愿者表示自己“会继续参加,而且会增加参与时间”。

调查显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意愿方面,86.8%的市民表示愿意,其中15.9%的市民表示“愿意并且已经参加”,28.1%的市民表示“愿意但不知道如何参加”,42.8%的市民表示“愿意,但客观条件暂不允许”。

从志愿者对自己2016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满意度来看,90.1%的志愿者表示满意。与2015年相比,志愿者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在市民对所接受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方面,市民满意率达到93.3%,其中,表示“很满意”的比例为44.3%,“满意”的比例为49.0%,“一般”的比例为6.5%,“不满意”的比例为0.2%,“很不满意”的比例为0.0%。相比较2015年,市民对志愿服务的满意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信用鼓励的激励机制最受志愿者青睐

调查显示,志愿者激励机制是保障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当前的志愿者激励主要是以精神性的评奖和宣传为主,如“定期评奖、表彰、选优”等占比91.6%、“优秀事迹宣传”占比89.8%、“领导会见、慰问”占比74.3%,位列前三。培训有助于提升志愿者的自身素质,促进志愿者不断追求自我实现,“选送培训”占比44.3%。同时,志愿服务积累的积分也可以用以兑换,如“积分换实物”占比32.9%、“积分换服务”占比26.3%,“积分换项目”占比9.0%。

从对提高志愿者服务积极性最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看,志愿者选择排在首位的是“将志愿服务时间计入社会信用体系即信用鼓励”,选择比例达到43.7%,可见信用鼓励的激励机制最受志愿者青睐。此外,还有选择其他的激励机制,其中,选择“建立健全‘时间银行’制度,将来换取相应服务”的占比15.0%,选择“倡导并突出无偿奉献”的占比13.4%,选择“提供求职或求学使用的服务证明”的占比12.3%,选择“及时宣传表彰志愿服务中优秀事迹”的占比9.4%,选择“适当提供基本服务报酬”的占比5.3%。总体来看,相比较物质鼓励,志愿者更为注重的是信用鼓励和道德、精神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