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医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十年

“班导师”工作机制成重要推动力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虽然去年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不过孙乐每周还是会回到交大医学院本部几次,或是去实验室做做实验,或是在图书馆查查文献。由于目前正在医院实习,但对于她来说,科研,已经成为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回首科研之路的起点,孙乐说,是“大创”给了她探寻理想的机会。上海交大医学院表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已经整整十年了。

孙乐是201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英语班的学生。去年9月的“推荐免试直升研究生”选拔中,她追随自己的热爱与兴趣走进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即将成为该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的一名“直博生”。

2007年秋,对于刚刚踏入交大医学院大门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朱长斌来说,“大创”还是个陌生的词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创新”成为学生的主动追求,离不开“公平、公正、公开”的制度环境。就此,作为“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者、倡导者,医学院首先在“建章立制”方面进行了周全的规划,形成了贯穿开题立项、中期检查、结题评定的规范化工作体系,为“大创”的有序运行打下良好基础。

交大医学院给了青年报记者一组数据:如果细细分析“大创”立项数据,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2007年~2011年,每年立项申请数目约莫五六十个;而从2012年起,一下子跃升到八九十个,直至2016年的整整一百个。是什么样的“魅力”促使“大创”的热度再次提升且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经年不减呢?“班导师”工作机制的建立成重要的推动力。

2010年下半年,在交大医学院院长陈国强的率先垂范下,本科生“班导师”工作正式启动。这项工作旨在通过医、教、研、管领域的领军人物担任“班导师”,直接、全程参与医学生培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内涵。在院本部,不少平素与本科生交集不多,但极富爱心与使命感的“973”首席科学家、学术带头人(PI)等学者纷纷主动报名成为“班导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也在专业导航、科研启发、创新激励上为广大同学开启了新的视野。

细胞分化与凋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雷研究员为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班安排了“走进实验室”系列讲座,点燃了很多同学内心对于科研的向往;生物化学与分子细胞生物学系刘俊岭研究员以“认识科研、走进科研、亲近科研”为工作主旨,鼓励与支持2009级医学检验班参与“大创”,该班级申报的项目中有6个获得医学院立项、立项数量为此前三届检验班的总和。诸多专家学者“现身说法”讲述科研,其“榜样效应”无疑发挥着直接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师道传承,青蓝同心,使“大创”不断散发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光辉。在参与了“大创”之后,很多指导教师的严谨、认真、尽责、关爱,也让同学们在收获学术成果的同时,为之感慨、感动。

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丁之德教授对于每个“大创”团队都秉持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各类基础实验要能独立操作,并且开展实践前就要撰写2~3篇综述,结题时也要完成中英文论著。而在此背后,每一篇综述、论著的定稿及至投稿发表,都经过了丁之德反复的审校与修改。而他所指导的2012级临床医学八年制马大骅等同学开展的“大创”项目,也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