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保委发布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评价报告 1/3的实际收益率仅为最低预期

青年报见习记者 钟雷

    结构性理财产品套路颇多。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年报见习记者 钟雷

本报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走入市民的视野,但是在那些诱人的“无风险、高收益”口号的背后,却暗藏迷魂阵。昨日,上海市消保委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发布了一份针对上海市场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评价报告。该报告显示,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1/3的实际收益率仅为最低预期收益率。超过96%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收益低于平均预期最高收益。

“最高收益率”只是用来诱人买

去年市消保委一项针对2011名老人的调查表明,约11.3%的老人购买过理财产品,其中有22.8%会买银行推荐的结构化理财产品,76.9%认为其风险较低。而在这些理财产品中,不乏收益率达15%甚至达到20%的产品。然而根据消保委联合上师大商学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高收益率或许只是银行为了推销产品画的“饼”。

据了解,此次研究的样本,是上海市消保委与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课题组在经过了长达一年的业界访谈、专家论证等后,发布的评价结果,包括了17家银行2016年上半年到期的627只产品,8种挂钩标的。

在实际购买时,预期收益率高是驱使市民掏钱的一大原因。然而预期收益率却不等于实际收益率,且产品收益率区间较大、收益结构复杂、实现概率未知等特点,也容易使消费者高估实际收益率。

以华侨银行的“股添利2015年第17期股票挂钩产品”为例,该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18%,预期最低收益率0,最大收益区间达到18%,而最终该产品实际收益率为0。在报告列举的预期收益率区间大于6%的8款产品中,有6款的最终收益率都只是最低收益率。

为何实际收益率与预期最高收益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上师大商学院副教授杨宝华指出,在这些理财产品中,往往只有在某个特定情况下才能实现最大收益率。“比如江苏银行‘聚宝财富专享4号(结构性)1512期’的条款中,产品结构很复杂,达到15%最高收益率的条件非常严苛,概率极小。”杨教授还强调,即便取产品发行前后各30天的交易日数据来模拟,实际收益率平均也只有3%左右。“这种产品的结构很复杂,但普通投资者很难理解。尤其是老年投资者,可能购买时只记住了最高收益率,购买后才发现收益并没有自己当初想的高。”

1/3产品实际收益率仅为最低

宣传的收益率很高,但实现概率却很低,在总共627只结构性理财产品中,三分之一的产品实际收益率为最低预期收益率。然而这些理财产品在销售时,却鲜有明确标识点名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实现概率。

此外,报告显示,预期最高收益率越高的理财产品,其实现概率往往越低。在消保委公布的一组预期最高收益率实现程度偏低的银行名单中,恒生、江苏、华侨、光大、华夏等银行位于前列,这些银行的产品预期最高收益均高于4.38%,但实现程度却差强人意。以恒生银行的理财产品为例,其实现程度仅仅为6.3%,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被告知该产品最高收益率为10%,那么其最终到手的平均收益只有0.63%。

此外,杨教授还指出,此类产品还存在诸如不公布交易对手信息、衍生品投资资金来源不明确、产品费用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投资管理过程不够透明。而在公开信息披露时,产品说明书缺乏统一规范,信息可得性不强,不便于投资者比较。

[消保委]

银行理财产品设计少点套路多点良心

对于市场上结构性理财产品出现的问题,上师大商学院院长茆训诚认为,未来银行能否成为金融市场有效性的主导者,取决于信息是否对称,交易行为是否公正透明,但很多银行存在侥幸心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选择了“信息不对称”的营销方式,在产品设计上也存在缺陷。

茆训诚指出,银行的产品要保证消费者最低收益,不能仅有预期收益区间,却没有概率,更不能伤害消费者。他建议,银行在进行设计产品时应开展压力测试,尽可能做到信息公正。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书长唐健盛提醒,考虑到商业银行运作都有成本,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仔细辨别。他同时强调,银行在设计产品时也应少玩点技术,多讲点良心,对消费者负责,“不说明实际概率的所谓预期收益率都是在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