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开启公益下一幕

取消非公募之称加剧公益业竞争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受访者供图

近日,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作为《慈善法》出台后,非公募基金会名称将被取消。因此,本次会议颇受业界关注。论坛以“新格局新想象”为主题,旨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关键期、《慈善法》和新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出台之际,探讨中国基金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青年报记者 陈诗松

公益行业目前的竞争仍然是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的基金会分为公募和非公募两种。9月1日实施的慈善法第22条规定,依法登记满两年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今年公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也拟决定基金会不再区分为公募和非公募。

在未来可见的一段时间内,“非公募基金会”的名字或将消失,但众多基金会却仍将会以“非公募”的形态存在。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上,非公募基金会是否需要转型为公募基金会成为热议的话题。

越来越多的公益机构将获得公募资格,会否对现有慈善格局产生影响?对此,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认为,这将会导致行业出现公平竞争的局面。“希望在具备公募资格的机构增量上出现一些真正优秀的民间公募机构,用自己的专业性与透明度赢得社会的信赖,而优胜劣汰将会促使行业进步。”他说。

对于行业竞争加剧的趋势,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王行最认为,一枝独放不是春,万花齐放才是春,竞争越来越激烈是事实,但公益行业目前的竞争仍然是不足的。他打了个比方:“如果公益行业的竞争程度是100米的深井,现在我们只挖了10米。公募权开放得越早越好。尽管转型有痛苦,但是痛苦过去之后,就会有阳光大道。”王行最说。

不管是公募还是非公募,在慈善法实施的背景下,包括基金会在内的社会组织蓬勃发展,都将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在发言中表示,“公益组织在宏观公共治理目标和基层社会治理之间如同桥梁,起着关键的连接作用。”

薛澜认为,在当前供给侧改革与精准扶贫的背景下,社会组织有能力不断地进行解决社会问题的试验,而有普遍意义的解决方案是可能上升为国家政策和区域性政策的。

启动首个“中国好公益平台”

在本次论坛上,还启动了首个“中国好公益平台”。据了解,这是中国第一个将优质公益产品与社会需求进行有效对接的平台,将通过整合各界资源,加速公益项目产品化和公益产品规模化,高效、精准、大规模地解决社会问题。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组织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第二季度末,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67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2.9万个,社会服务机构33.6万个,基金会5038个,遍布教育、文化等14个行业领域,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社会事业、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着有效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参差不齐、优秀的公益项目覆盖面小等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欠缺研发与筹资能力、项目落地支持能力不足以及缺乏规模化的模式、资源支持和落地伙伴等方面。

为此,阿拉善SEE基金会、爱德基金会、恩派、中国扶贫基金会、腾讯公益、中山大学中国公益慈善研究院等联合共建“中国好公益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平台致力于实现三大目标:一是促进针对真实社会需求的公益产品的规模化;二是提升民间公益组织的专业化水平,促进其可持续发展;三是夯实公益信任体系,成为公众寻找可信赖公益产品的窗口。

作为中国好公益平台的召集人,徐永光表示,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用创新的方法,其中包括公益创新的解决方案。“中国好公益平台的功能就是发挥各方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共建合作平台,打通供需渠道,把优质公益项目的研发方、品牌创建方和渴求好公益项目的地方枢纽机构、一线公益组织有效联接起来,帮助优质公益产品在全国范围内通过复制、加盟、开源等不同方式进行规模化扩展,从而增加优质公益产品的有效供给,满足社会需求。”

开启互联网公益下一幕

论坛上,新任论坛轮值主席百度基金会还举办了百度全新公益平台的内测邀请会,同时宣布与基金会中心网结成战略合作。据介绍,新公益平台将主推移动端H5格式的页面,具有跨系统跨浏览器支持,并将在多个百度产品设置入口,方便用户进入,为各类公益机构建立微官网、项目页,同时进行行业大数据的搜集、分析和分享。现场百余家机构登记报名参与内测。

据了解,此次百度基金会与基金会中心网的合作,将依托百度技术、平台优势,发挥基金会中心网的数据积累与分析优势,进行行业洞察和深入分析。基金会中心网总裁陶泽表示,此次合作将大幅提升行业信息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实效性和专业性。

徐永光总结道,互联网面前人人平等,百度新平台在全面为公益机构赋能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广大公众赋能,给他们丰富便捷的选择权利,给整个行业带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