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如何赓续文化、实现再发展?2024年12月28日下午,在“名校焕新”学校发展论坛暨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上,来自嘉定、昆山、太仓三地近30所百年老校的书记、校长汇聚一堂,共同探讨“百年老校文化承续的思辨与行动”。现场,嘉昆太百年老校联盟正式启动,将共同推动三地教育高质量发展,合力打造长三角教育一体化示范样板。 记者 刘春霞/文、图 半年前,兼任启良中学校长的夏红梅第一次踏入启良中学的校园时,发现了一扇颇为引人注目的门。这扇门虽然古朴,却显然是一个新建品;虽然典雅,却又偏在校园的边界,略显孤独。夏红梅询问了很多人关于这扇门的来历,但谁都没有说清楚。直到有一天,她在秋霞圃看到了一扇与校园中一模一样的门。打听再三,夏红梅了解到,原来秋霞圃里的那扇门是启良中学原址的旧物,如今校园里的那扇,是当年为了纪念学校建校110周年时仿制的,取名“凝霞”。 “这扇门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它是我们(学校)历史的一部分,是过去的一个回声。了解了这段历史后,学校里的那扇门突然变得生动、鲜活、可爱起来,推开它仿佛就走进了启良的历史、学校的文脉。”夏红梅坦言,一所学校的历史就如同这扇门,“如果我们仅仅将其作为纪念的象征,终将有一天,它会被人遗忘。但如果我们能重新理解其背后的 故事,并将这些故事融入我们的校园生活,将其创造地转化、创新地发展,这份历史和文化就能成为滋养一个学校前行的动力。” 创办于1904年的启良中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优良教育传统的百年老校。作为校长,夏红梅认为,今天师生要承续的传统,究其根本,是先贤锐意创新的精神。那么,应该如何面对传统、面对历史、面对文化,面对“百年老校”这块厚重的金字招牌?夏红梅和同事们想到的一个词是“焕新”。“所谓‘焕新’不是与过去割裂,而是以历史为根基、以文化为气脉的一次重新创造。”夏红梅说,焕新不是简单地复刻过去,也不是彻底地抛弃,而是要让传统焕发新的面貌,去契合当下的时代需求。比如启良中学的课程体系建设,要符合数智时代的需求,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但我们也要将数智技术与人文精神相结合,使每一门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学生思维与道德素养的启迪与激发。” 太仓市第一中学也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百年老校,在当地有“一所老县中、半部太仓史”的说法。学校党委书记张倩介绍说,作为百年老校,太仓一中有着诸多发展优势,比如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办学经验、良好的社会声誉、强大的校友资源、稳定的师资队伍。但同时,近年来学校也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师资队伍建设困难,“十四五”期间有46位“本土名师”要退休;生源压力趋重;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文化创新存在困境;社会评价与期望压力与日俱增等等。 “百年老校如何实现再发展?我们把强校的跳点放在了‘文化立校’上。”张倩说,为此学校开展了凝练新时代文化表达与价值导向、构建高质量组织管理与发展体系、直面再提升问题核心与解决策略三方面行动。“办学要‘顶天立地’,‘立地’是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而‘顶天’则是要从国家发展需要着力。”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而周庄中心小学校是古镇上唯一一所小学,也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副校长顾林芬介绍说,周庄小学作为一所义务教育阶段的乡镇小学,位于江南古韵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造就了学校浓厚的水乡底蕴。学校在注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古镇的人文特色和地域特色,进行了一系列水乡课程建设,将水乡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丰富了学校的校园生活内涵。这是学校值得骄傲的尝试和创举。 论坛现场,嘉定、昆山、太仓三地教育部门共同发起成立了嘉昆太三地百年老校联盟,联盟将以加强三地教育文化交流、助推百年老校集群发展、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作为联盟的总体目标,开展文化交流交往,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队伍培养,拓展学生实践途径。当天,嘉昆太百年老校校园Walk项目也正式启动,将利用嘉昆太地区的文化、历史和产业资源,组织师生开展研学活动,深入挖掘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价值,增强学生对本地以及周边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