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中职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9月1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中职师生在2022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荣获佳绩

记者 郭漪

今年,沪上32所中职校的68支赛队,25所高职院校的107支参赛队,代表上海参加了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和高职组)的比赛。3-5月疫情期间,各校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备赛工作;6月全面复工复产以来,各校全力以赴开展备赛集训工作,院校、指导教师和选手们都付出了艰苦努力。随着比赛接近尾声,沪上代表队捷报频传,让我们看看选手们的优秀风采吧。

记者 郭漪

在沙盘模拟中体验企业运营

在沙盘模拟企业经营赛项中,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财会教学部的叶梓睿、党昕瑞、王嘉颖、王世文四名同学组成的团队荣获该项目全国一等奖!实现了上海市代表队在该赛项历届竞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按照赛项规则,每个参赛队作为一个经营团队,分设总经理、财务总监、运营总监、营销总监4个岗位,各团队接手一个制造型企业,在仿真的竞争市场环境中,通过分岗位角色扮演,连续从事5个会计年度的模拟企业经营活动。此赛项全面考查参赛选手制定资金预算、妥善控制成本、编制财务报表等财经商贸类专业应具备的核心技能。

四名选手从寒假开始就进入了备赛训练。由于疫情管控,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在家进行在线训练。沙盘集训强度高、时间久,选手们白天进行线上校际网络实战,晚上进行复盘总结,每日训练时间长达10个小时。日复一日高强度的训练,加之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指导教师和选手们一度陷入迷茫和无助,但是在学校和教学部的关心和支持下,大家逐渐走出了困境。叶梓睿同学负责制定比赛方案,王世文同学负责团队中的财务预算,王嘉颖同学负责比赛中的广告投放,党昕瑞同学负责比赛中的原材料计算与产品排产。指导教师封烨则通过晚上的复盘总结,找出团队合作中的问题和每个岗位当天的工作得失,除了专业技能和竞赛技巧的指导外,还帮助队员克服疫情带来的紧张情绪。

比赛过程中,选手们临危不乱,在前期落后情况下,及时调整方案细节,成功实现了逆风翻盘,最终获得该项目上海市的首个全国一等奖。

烈日下扛着仪器奔跑备赛

在工程测量赛项中,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的靳天宇、陈绮、余晨宇、邱胡涛同学喜获三等奖。

此赛项全面考查参赛选手对工程测量相关概念。在一级导线测量及单点放样的竞赛中,本次比赛设三个导线点,分别设置在6层的综合楼楼顶,9层的酒店楼顶以及6层的实训楼楼顶,4名选手需要在规定的60分钟内,扛着仪器,轮流跑完总长度1.5公里的平面距离后,再完成上下楼梯的任务,同时还需要保证观测时的精度以及书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整个过程提升了参赛选手的意志力、团结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和职业素养。

建工学校选手在严格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从3月就开始了备赛训练,3月至6月疫情管控期间,学生坚持在校练习。今年夏天尤其炎热,作为在室外进行的项目,同学们顶着烈日,为了比赛不断拼搏。烈日加之疫情带来的比赛时间的不确定性、高强度的训练,同学们难免状态低迷,校领导及时关心鼓励,指导教师帮助选手找到技能盲点,老师们还为学生疏导压力,调整状态,让学生备赛无后顾之忧。

为模拟赛场环境关闭车间空调

“现代模具制造技术•注塑模具技术”赛项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上海工商信息学校19级范施豪、尤宇鲲两位同学在临近毕业的最后几天里,向母校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他们代表上海队,在来自全国的42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国赛”二等奖。

今年3月,由于疫情管控,线下备战转为线上集训。模具是加工制造类赛项,训练备战严重依托于机床设备的实际运行操作,线上集训的局限性使得学生集训效果大打折扣。为减少疫情对训练的影响,学校建立了线上集训记录手册汇报制度,各参赛队对备赛过程进行精心科学的谋划,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提高集训效果。

7月中旬,学校克服困难开展线下集训,两位选手和教练团队分秒必争,以超出平时3倍的训练量投入到紧张的冲刺备战中。为了模拟广东赛场的真实环境,甚至关闭实训车间的空调。8月的上海烈日当空,极端酷热天气连创纪录。选手每天训练后,衣服都被汗水完全浸湿,正是在这种超乎常人毅力的精神驱使下,模具备赛团队保质保量完成所有的既定集训项目。

疫情可能会暂时制造麻烦,但是却不能阻挡团队为梦想奋进的脚步。两位选手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临危不乱、紧密协作,保质保量地完成竞赛模具的“设计—加工—装配”全部比赛流程。

通过比赛两位同学收获很大,范施豪同学总结说,“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老师的付出。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训练的时间相比于别的队伍要少了很多。但我们始终保持热情,不断训练,提升自我。”尤宇鲲同学感悟道,“在训练期间,老师们教会了我许多专业知识,令我得以练就出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在比赛场上,我们展现出自身风采,也带着交流切磋的心态向他人学习。”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