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讲坛

上一版  下一版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促进课内文言文“体会式”学习

上海市文来中学(初中部) 邱雯

上海市文来中学(初中部) 邱雯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阶段,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笔者经常感受到学生对于有些文言文的学习,更偏向于教师“教会”,即学生仅仅借助课下注释和老师的讲解,并辅助一些教学参考读物,来理解文章的大意、人物形象、作者情感以及主旨,缺乏自身“体会”。笔者发现这些需要“教会式”的文言文大多与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相关。中学语文教材中课内文言文的选编,汇集了中华文明文学宝库中的精粹,且历史年代跨度很大。因此对这些文言文产生理解障碍的原因,在于教学过程中缺乏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情境,学生难以读懂文本中的言外之意。

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史是不分家的。纪传体史书的代表作《史记》就是文史整合的经典,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同时早在战国时期就由孟子提出“知人论世”,即论述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应把握作者本人思想、生平经历、时代背景等的问题,从而理解这些作品的核心价值。因此在课内文言文的教学中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促进学生“体会式”学习文言文,是极有必要的,并具有操作性。

二、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 激发学生内在“体会”

接下来,我们以《曹刿论战》为例,探索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从而将“教会式”学习转化为“体会式”学习。

《曹刿论战》是《义务教育(五四学制)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出自春秋时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全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线索,叙述了鲁庄公采纳了平民曹刿的真知灼见并允许他战时随从指挥,曹刿在战斗中善于把握战机,最终使得弱鲁战胜强齐的史实。曹刿不仅具有军事才华,他的战略思想也极为先进,与儒家思想如出一辙。战前献策时,他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忠之属也”,大意为鲁庄公合理裁决案件,这是尽本职一类的事情,就能取信于民。曹刿认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与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谋而合。

在备课时笔者预估学生认同曹刿是春秋时期军事理论家中的杰出代表,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在教学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却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

1.曹刿是一介平民,他的军事才能是从哪里来的?

2.鲁庄公贵为一国之君,还需要每天裁决案件吗?

笔者无法即刻回答学生的问题。教师即使已经对这篇文本烂熟于心,学生却依旧产生了理解障碍。此时曹刿的形象似乎成了一纸空符,如果不具备一些历史知识,不深入地解读文本,对看似相悖的地方就此忽略,那么“卓越的军事才华”、“先进的战略思想”等形象特征只能沦为灌输的概念,学生的习得实际是老师“教会”的结果。

笔者和学生们共同查阅了一些历史资料之后,首先惊讶地发现,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可能就是自学成才的结果,更有可能是“纸上谈兵”的结果。因为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并无专门之“将”,而是由各诸侯国的“卿”在战时临时“将”兵。所以并非“肉食者”只是平民的曹刿,是没有机会在实战中积累经验的。学生由衷地赞叹曹刿,仅从理论学习中就能找到致胜关键并如此从容地指挥战斗,首战大捷,可以说曹刿是一个军事天才。在了解了春秋时期的军事背景后,学生们初步认同了曹刿的军事才华,这是借助历史知识进行文史整合,搭建了学生理解文本的桥梁。

至于鲁庄公断案,说起来就复杂些。如果不借助历史知识,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鲁庄公能合理裁决案件就是做到了取信于民,更无法理解平民曹刿把“取信于民”作为作战根本条件的先进性。根据春秋鲁国官制,鲁国宫室的外朝官以“三公”为尊,分别是“司徒、司马、司空”。司徒治民,“司徒”治民事,掌户籍;司马治军,马在车战时代起相当大的作用,所以以“马”命官,掌管军事的官就称司马。司空管土地,主要职责是测量土地的远近、辨别土地的好坏,以便授于民众耕种,并编定赋税的征收数额。三公以下,“司寇”次之。司寇,掌管刑狱诉讼,治寇盗。由此看来,处理诉讼案件的工作应该是司寇来处理,可能并非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但他却提出了“必以情”的法制观念,恰恰见证了春秋时期法制观念的进步。

春秋时期是我国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原本西周时期盛行“以礼治国”,简单的说就是维护宗法家长制的君主统治,赋予当时贵贱等差的各阶层人群以不同的行为规范,且作为司法理案的主要依据。此一历史背景的重点是针对阶层贵贱不同,司法理案的依据也不同。因此春秋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提出裁决案情要根据实情,俨然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先驱者,预示着春秋时期将逐步以法令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以公开的法律作为赏功罚过的标准。平民曹刿认为获得民心所向,是长勺之战的取胜关键。正因鲁庄公以实情处理诉讼案件,依法治国,在某种程度上保障百姓的利益,所以得到百姓的信任。学生通过文史整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在春秋时期的价值观影响下,曹刿的战略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先进性。

学生在查阅历史资料,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后,能更深入地理解《曹刿论战》的文义,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得出了真切的体会,由此可见在课内文言文的教学中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能促进学生“体会式”学习文言文。

三、“体会式”学习,是对语文教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课内文言文教学中,适当整合历史知识,就能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把握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经历、本人思想等等,能促进学生“体会式”学习文言文,获得更高的学习收益。事实上,中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神养分,这对于中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此过程中也落实了语文学科“文化的理解和传承”的核心素养。

搭建文史整合的桥梁,“体会式”学习文言文首先有助于学生真正读懂文本,从而走近文言文作品的核心价值。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作品表现出来的高尚的理想、坚强的意志、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真善美的心灵,无不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会式”学习优秀的文言文篇目,不仅有利于学生习得语文学科的知识,更是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传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几千年漫长的发展中创造的丰富、灿烂的传统文化。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