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青橄榄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年11月0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如何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

道理我都懂,但只需要你片刻的理解和包容

当对方内心感受不好的时候,善解人意的人会让对方感觉到自己被理解,等于在内心上给了对方接纳和认可。从心理学上说这是一种共情的能力。

共情就是理解他人特有的经历并做出相应回应的能力。共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态度。有共情能力的人,常常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从而理解和包容对方。

会共情的人,感情更长久。

共情的核心是理解

《共情的力量》作者亚瑟·乔拉米卡利认为:共情需要把倾向性的偏见放在一边,并控制住那些自动进行评判和谴责的冲动,而这最终可能意味着要原谅他人。

共情的核心是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给出解释。

但它又不仅仅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而是需要我们将想法上的理解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把想法付诸行动,这是“共情”的能力,而只有想法却没能把想法付诸行动只能说是“有共情”的能力,真正做到共情比有共情重要多了。

共情是一种态度,它意味着:我怎样才能帮上忙?我能做些什么?接下来我该怎么做?

亚瑟·乔拉米卡利认为:“如果没有基于对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理解而采取行动,那就没办法做到共情。如果我们就坐在那里,只能是仅仅满足于共享一些情绪。”

共情是一种能力,把共情付诸行动是一门需要实践的艺术,它需要你多些耐心、决心和灵活性。

练就共情的基本功,你只需要做好这两步

第一步,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

这要求我们不仅要成为一个良好的聆听者,还要求我们在聆听时要保持专注,并且及时肯定对方的感受,不要急于给出建议或否定对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刻意地去练习共情的这个“基本功”,不断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

可以找个小本子,时刻观察和记录身边熟悉的人,如爱人、父母、朋友的情绪,并向她(他)求证。

主要记录内容有:人物、时间、地点、对方情绪、求证对方情绪等这几个方面。

经过不间断地练习,你会更加容易了解对方的情绪,一旦理解了对方,对方的感受当然会更好。

如果碰到对方否定你觉察出来的情绪也没关系,虽然他表面否定,其实内心也会感受到来自你的关怀,容易与你产生共情。

但这时候,你最好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一定要逼着对方说出真实的感受,等他想说的时候再和他沟通,这也是共情。

第二步,准确描述出对方的感受。

当你能准确描述出对方的感受,他(她)的情绪就会减少,并感觉你能理解他,跟你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近。

你说出来的情绪词(比如:伤心、委屈、失望、自责、无助等)越准确,他的感觉就会越良好,情绪也就消失得越快,同时越感觉你理解他。

共情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协调,只有对方感到被理解时,他才会更愿意向你敞开心扉,更细致地跟你探讨他内心的担忧,而我们通过帮助对方了解其潜意识的想法和观点,能更好地建立双方的信任关系。在信任过程中产生共鸣,使双方关系更为亲密。

小伙伴们如果遇到成长的烦恼想找人倾诉,可以拨打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热线(021-12355)或登录青小聊网站(www.sh12355.com)和我们专业的心理老师沟通哦!(你的个人信息我们会为你保密。)

 

 

学生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