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东方少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中华小当家,父母好帮手

沪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展示活动亮相教博会

记者 陈思焙

扫垃圾、包馄饨、收行李……一场特别的比拼在第十六届上海教育博览会上悄然展开。日前,“中华小当家,父母好帮手”上海市中小学生2019劳动教育系列展示活动亮相教博会,学生们在现场比拼劳动技能,角逐“劳动小达人”、“中华小当家”和“服务好帮手”。

记者 陈思焙

学会烧菜成为“中华小当家” 

午饭过后,静安区闸北三中心小学的教工餐厅又热闹起来,深受学生们欢迎的“中华小当家”社团开始了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买菜、烧菜,成为生活小达人。从什么都不会到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对自己的变化,五年级的陈佳盛很自豪:“会做番茄炒蛋、洋葱圈蛋卷,炒饭、蔬菜汤都会做。有时候会帮爸爸妈妈烧一些晚饭和早饭。现在我会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我觉得自己也在独立的道路上又跨了一步。”

对孩子的成长,社团执教老师陈来秀深有体会:“这个过程中既有一些数理的学习,对大自然知识的了解,安全知识的获得都会有,最重要一点他们会觉得做一餐饭多少不容易,爸爸妈妈把我们养大的过程中要付出的辛劳更多,孩子们喜欢这个社团是学有所获的。”

学校还结合快乐活动日推出“今天我当家”版块,以拓展课程的形式给小朋友丰富的职业体验,校园里还专门开辟出一块菜地,校长尤睿介绍说:“小学生是非常喜欢动的,在动手的过程中对他知识的建构非常有帮助。我们努力去设计一些动手的,老师跨出自己单一的学科的界限,要去设计,努力地做这方面的探索。”

和扫地机器人同台“竞技”

“全能扫地王”比拼的第一个环节是“人机大战”,6个小选手与1台扫地机器人同台“竞技”,在规定时间内,清扫各自区域内的地面垃圾,扫完后将垃圾分类放进相应的垃圾箱中。第二个环节是“越分越开心”,6个小选手依次上台,进行垃圾分类游戏,每次游戏都会随机出现30个需要分类的垃圾,在90秒内将它们投入相应垃圾箱中,电脑则根据分类的准确率和速度给出得分。

最终浦东新区海桐小学的郑以然同学取得了95分的好成绩。郑以然笑着跟大家分享了取胜“诀窍”:“我可是做了准备的。”他告诉记者,平时生活中,自己就很关注垃圾分类,还做过相关小课题,到社区调查垃圾分类情况,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所以比较熟悉。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批特殊的孩子,他们来自上海市启智学校。和其他同龄人相比,他们的劳动动作比较慢,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但他们劳动时认真专注的样子显得异常美丽。

记者手记

为补齐劳动“短板”,市教委在2019年基础教育工作要点中特别提到,加强对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指导,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活动实践。自2月以来,上海各小学也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学生们有的回乡干农活,体验着淳朴的劳动方式;有的在家帮忙做家务,展现着日常生活中温情的点点滴滴;还有的操作智能家电、帮父母洗车、熟练地将垃圾分类,让我们看到劳动在这个时代的新形式、新理念多种多样的劳动方式,展现出了上海小学生爱劳动、会劳动、勤劳动的精神面貌。

 

 

学生导报